在“看臉的時代”里,連紙質書都無法幸免
有多少讓人會為了封面而買一本書?
責任編輯:吳耀鋒
世界讀書日,歡迎回到“荒島圖書館”,我是雨衣。
去年,我們發起“你有多少本沒拆塑封的書”調查,今年的話題是:你會因為書長得很好看而決定買下它嗎?
在書店,封面是書本與同類競爭的直接戰場。美國書商協會(ABA)2019年的一份調查顯示,82%的讀者會在書店拿起一本從未聽說過的書,僅因其封面吸引人;在線上,作為社交媒體宣傳的核心視覺,封面設計是否誘人,會直接影響口碑傳播效果。
在“看臉的時代”里,連紙質書都無法幸免。
你是否試過不經意間買回來的書,翻開封面勒口,發現封面設計寫著同一個人的名字?最近我們就這個問題收到的答案有一個常駐的名字——汐和。
最近,汐和在廣州方所舉辦了首個大型展覽DDR / Design, Design, Redesign——量·紙質載體展,以紙為媒介、設計為語言,意在通過對紙質載體更多可能性的討論,對實體書的生存現狀展開思考。
設計真的能喚醒實體書閱讀的生命力嗎?我們在展覽現場“抓”住汐和聊了聊。
裝幀是文本的視覺呈現
我們總是談論作家,和他們的文字。在接觸到它們之前,我們首先會接觸到文字的“包裝”,也就是書籍裝幀,這似乎是關于書籍的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汐和在中學的時候就意識到這個概念的存在?!爸袑W時期喜歡看外國文學,開始注意到手上的一些書籍的裝幀,來自同一個設計師,陸智昌。這應該是我最早注意到裝幀設計這件事?!钡蜎]有系統地學過任何關于設計的課程,在大學和研究生時期選擇了德文和中文學科?!俺嗽O計,應該最感興趣的學科是文學。閱讀可以拓寬我有限的生活體驗?!?/p>
“人生的所有經歷都會成為創作素材的一部分?!?/p>
不管是從一開始的《畢加索詩集》,到后來的三島由紀夫文庫本、扎加耶夫斯基《無形之手》《永恒的敵人》,還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