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關稅致美國股債雙殺,金融市場將制約特朗普
股市上財富受損,債市上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貿易又因為關稅受阻,所以市場會教育特朗普,這條路一定是走不通的。
責任編輯:辛省志
2025年4月份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貿易戰。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難道美國就沒有制約和糾錯機制嗎?美國的確還是有糾錯機制的,不過不是很多人認為的民主選票,或者是所謂的“三權分立”。畢竟總統選舉要三年多之后才會再次舉行,而法院的判決,對特朗普來說似乎也不太那么有力。
真正能夠約束美國總統和糾錯的力量,恐怕還是市場。而在美國,主要是華爾街。
用錢投票是最真實的反應
首先我們知道,金融市場是反應最快的,而且用錢投票也是最真實的反應。
盡管英語中關稅(tarrif)和稅收(tax)不是同一個詞,但關稅也是一種稅。而稅收的本質是強制的轉移支付,政府用強力把錢收上來,花到別的地方,花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被收稅的,要付出真金白銀。選票的邏輯往往是,你選出來的結果,最終由別人來承擔成本。但是用鈔票來做選擇,成本都是自己的,所以金融市場的反應也是最真實的。
于是,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加征“對等關稅”,股市迅速用暴跌來回應。4月3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1679點,跌幅3.98%;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5.97%;標普500指數下跌5.97%。4月4日延續暴跌,道指單日再跌5.50%,標普500跌5.97%,納指跌5.82%。兩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