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余糧”的溫度,一座食物驛站的善意

善意流轉于人與人之間,充盈著整個街道與社區。送出的雖只是一份食物,收獲的卻是意料之外的溫暖回響。從助人到互助,食物驛站正在書寫一個關于善意循環的動人故事。

5月將至,安徽阜陽逐漸暖和起來。每個星期,李力(化名)總習慣步行去3公里之外的清河路華聯肯德基餐廳。作為餐廳的“??汀?,他消費不多,總是徑直走向餐廳門口的食物驛站。

李力今年55歲,妻子有身體障礙,孩子長年外出打工。這個不算富裕的家庭平時由李力獨自承擔照護與家務。去年夏天,李力偶然得知在肯德基食物驛站可以免費領取余量食物。自此,李力每周會“光顧”食物驛站兩到三次,回家后加熱便利美味的食物,再配點主食,就解決了一頓飯。

一臺冰箱的陪伴

在全國1000家設有食物驛站的肯德基餐廳里,像李力這樣的故事時常上演。

2020年,肯德基以“珍惜糧食、減少浪費”為初衷,結合餐飲行業因天氣等動態因素,可能會產生剩余少量未售出食物的特點,首創“食物驛站”公益模式,將余量食物,即已過最佳賞味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物存儲到冰箱,免費提供給獨居老人、身體障礙人群、周邊社區居民等有需要的人。未售出的食物避免了銷毀的命運,還能滿足人們的不時之需,關愛居民與社區。

在廣州鴻禧肯德基餐廳,食物驛站已運營了三年多。餐廳經理劉樹蘭坦言,起初對食物驛站有過不少疑慮:大眾是否愿意領取已過最佳賞味期的食物?是否接受余量食物的品質?然而,大眾的好奇與熱情很快化解了劉樹蘭的擔憂。存放余量食物的冰箱引發了當地居民的“圍觀”?!斑@個冰箱里為什么有食物?”“這真的免費嗎?”“拿回家后怎么吃?”附近的居民紛紛上前詢問。一兩個星期過去,居民逐漸形成習慣,定期到食物驛站領取余量食物。隨著居民對食物驛站的口口相傳,社區也常常在社區公益活動上,向有需要的群體分享肯德基食物驛站。

社區居民領取淘金肯德基食物驛站的食物。(肯德基/圖)

隨著食物驛站在肯德基門店遍地開花,一系列富有創意的活動形式衍生出來,為節約糧食注入了全新活力。

黃永立來自廣州第一家落地食物驛站的肯德基餐廳——廣州淘金肯德基餐廳。因食物驛站的創新公益模式,餐廳被納入廣州市首批慈善空間。

在運營食物驛站的過程中,黃永立感慨,餐廳在社區的融入度越來越高。每年世界糧食日,餐廳會舉辦大型的余量禮包贈送活動,為社區居民、物業員工、環衛工人等有需要的群體提供免費食物。餐廳每季度或半年還會舉辦科普性少兒活動,講解余量食物的儲存發放過程。歡聲笑語中,“節糧”種子播撒至孩子們心中。

肯德基餐廳舉辦科普性少兒活動。(肯德基/圖)

黃永立發現,如今食物驛站已成為社區的溫暖坐標。社區居民路過餐廳,總習慣看一眼食物驛站,假如有剩余的余量食物,會帶走一些,以免浪費。家長帶著孩子路過,也會主動科普食物驛站的公益模式。這些點滴積累,讓“珍惜每一粒糧食”的理念在社區生根發芽。

善意的循環

食物驛站所帶來的溫暖,從來不是單向的饋贈。那些曾在冰箱前猶豫的身影,又化身善意的傳播者,讓關愛在社區激起一圈又一圈漣漪。

李力至今仍記得第一次站在肯德基食物驛站前的情景。雙手在衣角搓了又搓,就是不敢推開那扇明亮的玻璃門?!靶枰獛椭鷨??”餐廳經理陳建的聲音突然在耳邊響起。隨后他從冰箱取出一份余量食物,并叮囑李力回家后要加熱食用。熟絡起來后,李力慢慢敞開心扉,向陳建坦陳了自己的家庭情況與難處。

后來,每次前往肯德基,只要陳建在店里,李力總會熱情地上前聊聊家常,寒暄幾句。讓陳建驚喜的是,這名曾經羞于啟齒的老人,如今化身“驛站宣傳員”,常常在社區推廣食物驛站,助力餐廳擴大食物驛站的覆蓋半徑,還帶七八戶困難家庭敲開了肯德基的大門。

劉樹蘭也見過如此守望相助的故事。

廣州鴻禧肯德基餐廳24小時營業,劉樹蘭發現有一名女士經常在餐廳休息。后來,劉樹蘭才了解到,該女士當時處于生活低谷期。食物驛站為這名女士提供了必要之需,陪伴她順利渡過難關。后來,她還與天使員工成為了朋友,隔三差五回來餐廳探望。

善意流轉于人與人之間,充盈著整個街道與社區。送出的雖只是一份食物,收獲的卻是意料之外的溫暖回響。從助人到互助,食物驛站正在書寫一個關于善意循環的動人故事。

天使員工阿坪給顧客介紹食物驛站。(肯德基/圖)

共同的心愿

五年來,從首站試點,到如今全國1000家肯德基餐廳落地食物驛站,正是對食品安全的執著堅守,讓每一份余量食物都能安心地送入他人手中。

時間倒回2020年,當肯德基決定啟動食物驛站創新公益模式時,擺在團隊面前的是一個個需要攻克的難題:哪些食物適合再次利用?如何實現余量食物收集與存儲的標準化?如何保證余量食物安全?怎樣設計既高效又人性化的分發流程?項目組進行了長達數月的測試論證。

黃永立至今記得那些反復試驗的日子。他們測試了多種餐品在不同溫度下的保存狀態,最終選定原味雞、辣翅、烤翅、黃金雞塊等高溫烹制產品作為首批余量食物。食物驛站的標準化流程被一一記錄下來:專用不銹鋼容器、密封分裝、12小時冷凍處理、醒目的“非賣品”標簽……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

項目正式推出前,黃永立與餐廳員工接受了系統的培訓與考核。食物驛站“開張”當日,人頭涌動,黃永立心里既激動,又不免緊張。

五年過去,黃永立持續改良驛站的管理與運營。如今,他對此更為得心應手。

食物驛站運營初始階段,每天上午10點的發放時間,不少了解情況的居民會在餐廳等候。黃永立倍感欣慰,為了讓更多有需要的市民領取,他和公司一起調整了策略——根據余量食物數量,每天靈活發放兩到三次,還專門安排員工在現場引導。

黃永立正在放置食物驛站的余量食物。(肯德基/圖)

讓黃永立最為感動的是居民態度的轉變。經過耐心溝通,居民漸漸習慣適量按需領取,而不是取走所有余量食物。

在黃永立看來,食物驛站傳遞的不只是“節約”,更是“分享”?!捌鋵嵨覀兙褪窃谶@個過程中慢慢地宣傳教育,鼓勵大家與鄰為善,當居民感受到我們的善意,他們也會把余量食物留給更多需要的人?!?/span>

針對余量食物的發放,陳建也專門下了一番功夫。

陳建好幾次發現,居民到食物驛站后,未趕上發放時間,或因沒有自己想要的食物,倍感疑惑。為了解決“跑空”的問題,陳建主動聯系社區,建立了動態溝通機制:提前告知余量食物種類和數量,根據社區反饋調整發放計劃。

如今,陳建已帶領團隊構建“收集-冷凍-發放”的全流程標準,通過對接周邊社區,每月按需建立動態需求清單,實現“供應-領取-反饋”的閉環管理,將余量食物送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上。漸漸地,食物驛站還變成了交流站,居民們總會順路來聊聊天,分享生活近況。

陳建給社區居民贈送余量食物禮包。(肯德基/圖)

從深圳首站到全國千站,食物驛站的溫暖故事在不斷續寫。2025年4月21日,世界地球日之際,肯德基食物驛站千站發布會在廣州肯德基德興路DT餐廳舉辦。五年來,肯德基響應國家號召,將反食物浪費融入品牌戰略,逐步提升食物驛站模式可復制、可持續性,實現全國規?;季?,覆蓋180個城市,減少食物浪費,惠及周邊社區,為社區關愛與低碳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肯德基食物驛站千站發布會在廣州舉辦。(肯德基/圖)

在肯德基中國總經理汪濤看來,“肯德基食物驛站不僅是品牌對節約糧食的社會責任擔當,更是肯德基倡行社區關愛、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長效公益項目。用食物溫暖鄰里,為低碳發展貢獻力量?!睆淖畛醯膯蜗蚬嬷?,食物驛站真正走進居民的生活之中,化身紐帶與平臺,鼓勵大眾共同創造一個更友好和諧的生活共同體。

雖然來自四面八方,但見證了食物驛站的成長,劉樹蘭、黃永立、陳建這些餐廳經理懷揣著一個共同的心愿——希望食物驛站成為一根接力棒,不僅在更多的肯德基餐廳落地,也帶動大眾與更多行業伙伴參與到余量食物再利用的公益之旅中,讓更多的食物找到需要的人,讓人與人的善意找到落腳之處。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