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公共利益”:人民煤礦之殤

當高速公路項目代表的公共利益與承包人的巨額經濟利益碰撞,受到多方壓力的地方政府“鋌而走險”,站在了“公共利益”一方。

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楊尚東:原審法院認定高速公路公司構成侵權,遵循的是“侵權—賠償”邏輯,重審改判遵循的是“侵權—公共利益抗辯”邏輯。

發自:湖南株洲

責任編輯:錢昊平

?

壟茶高速從人民煤礦礦區穿過。(南方周末記者翟星理|攝)

壟茶高速從人民煤礦礦區穿過。(南方周末記者翟星理|攝)


汪尤香的生活困在了2009年:一條“突如其來”的高速公路,讓她陷入一場長達16年的維權漩渦。

那一年,壟茶高速(泉州至南寧高速公路界化壟至茶陵段)修到了汪尤香承包的人民 煤礦礦區,東西走向的道路將整個礦區一分為二,經營狀況良好的煤礦暫時停產。

她認為只要避開高速公路,重新開掘巷道,就一定能找到新的大煤層。這一找就是13年,直到2022年煤礦徹底關停,也沒有找到。

路已通車十多年,各方對如何處理因煤礦停產造成的損失,一直難以達成一致意見。

協商階段,評估公司鑒定汪尤香的實際損失為9400余萬元,高速公路建設方不認可,并設法與汪尤香承包的人民煤礦簽訂了一份總包干3400萬元的補償協議,但也沒有兌現。

訴至法院后,一審法院組織重新評估,判建設方賠償10079.27萬元及利息損失1354.33萬元。被告上訴后,湖南高院將案件發回重審,重審一審認定建設方是為了公共利益,不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改判補償233萬余元。

人民煤礦是湖南省株洲市下轄的茶陵縣最大的縣屬國有煤炭企業,橫穿而過的壟茶高速是國家重點工程,處理此事的縣政府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在這個三方博弈的個案中,當高速公路項目代表的公共利益與承包人的巨額經濟利益碰撞,受到多方壓力的地方政府最終站在了“公共利益”一方,而茶陵縣曾經引以為傲的明星企業不久也“死”了。

停產

茶陵縣位于湘贛兩省交界處,距離省會長沙約230公里,距離江西省萍鄉市約120公里。

無論從縣城城區規模、人口數量還是經濟水平來說,茶陵在湖南省內都不算顯眼。但是,那里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根據茶陵縣政府官網信息,茶陵礦產資源豐富,已查明礦產地103處,礦(化)點60處,已發現的礦種有26種。其中,煤、鐵、鎢、錫、鉛鋅及非金屬礦產中的石灰巖、花崗巖、硅石等為優勢礦產,鈮鉭礦儲量為亞洲第二,全國第一。

現年72歲的汪尤香是茶陵縣潞水鎮人,系當地知名的女企業家,曾任茶陵縣工商聯副主席、茶陵縣政協委員、株洲市人大代表。

潞水鎮是茶陵縣的煤炭之鄉,村辦煤礦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初期。1989年開始,汪尤香承包了潞水鎮首團村的首團煤礦,由此進入煤礦行業。

汪尤香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因經營管理有方,她在茶陵縣煤礦行業闖出一些名堂,也因此,在茶陵縣最大的縣屬國有煤炭企業人民煤礦無力繼續運營時,“當時的縣領導邀請我去搞茶陵煤礦,想辦法趕緊給工人發工資?!?/p>

2000年,汪尤香承包了茶陵縣人民煤礦,接手后立即進行改革,當年就實現利稅100余萬元,成為茶陵縣納稅大戶。

2007年至2009年間,根據茶陵縣的要求,人民煤礦對當地的紅旗煤礦、東風煤礦、湘東煤礦、曉塘煤礦等進行資源整合。

但汪尤香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的資源整合工作還沒結束,一條高速公路的修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