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內克 強有力地提出問題
“我們生活在充滿暴力的社會里。我通過影片表現暴力,是因為我害怕它。電影是我對付這種恐懼的手段?!?/blockquote>
你可以用謊言大把大把地撈錢,但是,如果你真的把你的觀眾當作伙伴,你惟一能做的就是強有力地提出問題——這樣,他們才可能找到某種答案。我一向認為,藝術的責任在于發問,而非解答當地時間2009年5月24日晚,第62屆戛納電影節落下帷幕。奧地利導演邁克爾·哈內克(Michael Haneke)憑借廣受好評的影片《白絲帶》(The White Ribbon)捧得金棕櫚大獎。
這部干凈透亮的黑白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夜的德國小山村為背景。在這座小山村里,男爵和牧師是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一連串怪異事件接踵發生:醫生騎馬外出,被人故意扳倒;農夫的妻子從男爵谷倉的閣樓上滾落摔死;農夫的兒子趁人不備,損壞男爵的物產泄憤,男爵的兒子發現后將他捆綁起來關在谷倉里鞭打。濫用私刑之風漸漸在村莊里蔓延,即便孩子也不能幸免,他們往往會因為一些小過失受到神父的懲罰。孩子們沉默地逆來順受,牧師以自認為正當的理由對家人施暴,醫生殘忍地對待自己的戀人。儀式般的懲罰,沖擊著學校和社會的每個角落。面對孩子們的恐懼和困惑,大人只能用偽善的言語敷衍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