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文科小鎮青年死于大蕭條時的欲望都市

“樂觀主義者一定會絕望。我是個多愁善感的人,我不要緊”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周建平

德國作家埃里?!P斯特納(視覺中國/圖)

2025年4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升級“關稅戰”,引發國際社會對全球經濟走向衰退的擔憂。許多人聯想到1930年時任美國總統胡佛簽署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該法案大幅提高了兩萬種進口商品的關稅,并引來各國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導致1929年到1934年全球貿易規模萎縮約66%,并加劇了西方世界的大蕭條。

與1930年代這場“關稅戰”相伴而生的除了經濟危機,還有政治的極端化。1933年,當德國人民對失業和貧困心懷恐懼時,希特勒和他領導的納粹黨上臺,推翻了德國自1918年采用的共和憲政政體,德意志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就此結束。這個生于戰敗、亡于內亂的共和制國家又名魏瑪共和國,因其第一次國民會議在距離柏林200公里的魏瑪舉行。歌德和席勒曾在魏瑪寫作。

民主和人文主義的愿景沒有帶領德國走出時代留下的沉疴,黨派紛爭、大規模失業、惡性通貨膨脹等政治、經濟問題,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德國作家、后來被譽為“西德戰后兒童文學之父”的埃里?!P斯特納,就在這一時期寫下了他的自傳性長篇小說《法比安》,一個青年人在光怪陸離的柏林逐漸失去生存之所,直至死亡。2025年,該書中文版首次問世。

如今,凱斯特納多以兒童文學為人所知,如《埃爾米擒賊記》和《兩個小洛特》。在《法比安》之前,他被引入中國的著作只有兒童文學。但凱斯特納在小說和詩歌領域的成就,即便放在赫爾曼·黑塞、托馬斯·曼、阿爾弗雷德·德布林和貝托爾特·布萊希特等大師云集的魏瑪時期文壇,依然有著穩固的地位。凱斯特納曾被授予國際安徒生獎和德國文學最高獎畢希納獎,并4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法比安》的敘事時間緊湊,小說的11天時間里,法比安穿梭于柏林形形色色的場所,感受著這座城市的迷亂、蕭條、冷酷,經歷背叛和失去,最后,為了救人,他從橋上縱身一躍,死在了冰冷的湖水中。故事沒有片刻的平靜和喘息,像一列失控的列車,也像急速走向深淵的德意志。

文科博士的出路

法比安在咖啡館里看報紙——9歲女孩跳窗、總理選舉再度無果、萊恩茨動物園謀殺案、市采購辦公室的丑聞、魯爾區煤炭銷量萎縮、14萬名金屬加工業工人即將罷工。畫面跳轉,他走進夜晚的編輯部,打字機的啪嗒聲和電話間的說話聲嘈雜不斷,總理的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