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不動的小鎮青年:我選擇上班進城下班返鄉
這是一份只要我不說,同鄉人大概率就不會打聽得到的工作,它滿足了我對于邊界的需求,同時又不會讓我回到“漂”的狀態。
責任編輯:溫翠玲
前段時間一位“滬漂”大學同學來找我聊天,談最近工作生活狀況以及未來發展規劃,在交談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對方所說的那種“漂”的感覺。
她說在大城市生活比家鄉自由很多,超過30歲還沒結婚也不會被人指指點點,人與人之間非常講究邊界,“大家都是各管各,沒有人會來管你”,但就是這樣一種“漂”的狀態令她覺得不自在。我們都發現,大學畢業之后留在一線城市工作的同學并不多,即使留下來,過了兩三年之后也會回老家,這讓她覺得還在滬上“漂”著的自己更加孤獨。
我也聯想起自己幾年前短暫的“杭漂”經歷。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租房,拿著剛結束三個月實習期的工資,來到這座新一線城市開啟第二段實習。因為是三個月以內的短租,房東把1000元/月的單間房價格抬到了1500元/月才愿意出租,前三個月的到手工資基本上用來支付第二段實習期的必要支出了。
我當時不會做飯,購置了一個電煮鍋,買到的食材能煮盡煮,很想吃媽媽做的新鮮飯菜??瓷先ジ蓛舻某鲎馕萦畜氤鰶],跟房東借了殺蟲噴霧關上門窗猛噴,小單間只有一扇窗戶,通風不暢,滅完蟑螂后獨自在小區閑逛到深夜返回,還是能聞到一股令人頭暈的殺蟲劑氣味。原計劃休息日去周邊景點漫步,真正經歷過上班后才發覺,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