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少女懷孕,世衛組織發布新指南|周一健
預防未成年人懷孕,最重要的是加強性教育,以及避免孩子在中學階段輟學。針對過早離家打工、接觸亞文化同輩群體的孩子,要及時制止他們發生危險性行為。
責任編輯:汪韜
2025年2月16日,上海,一名學生家長正在閱讀兒童性教育方面的書籍。視覺中國/圖
焦點
【世衛組織發布預防少女懷孕和改善女童健康指南】
2025年4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一項新指南,旨在預防少女懷孕及其帶來的重大健康并發癥——全球15-19歲女孩死亡的主要原因。
該指南揭示,早孕與童婚有很強的相關性,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10個生育少女中有9個在18歲之前結婚,每年有超過2100萬少女懷孕,其中約一半是意外懷孕。
早孕會影響女童的教育、社會聯系和未來的就業前景,甚至造成難以打破的代際貧窮循環。早孕還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比如較高的感染率和早產率以及不安全墮胎引起的并發癥。
指南建議加強女童的教育、儲蓄和就業前景。如果所有女童都能完成中學教育,估計童婚可減少2/3。除了全面的性教育,指南還建議保障青少年獲得高質量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服務(包括避孕選擇),讓懷孕的年輕女孩免受羞辱和歧視,在懷孕和分娩期間和之后獲得高質量的衛生保健服務及安全的墮胎護理。
此前,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軍領銜在《柳葉刀-全球健康》發布的研究顯示,2015年我國15-19歲女性已婚率為2.4%,生育率為9.2‰。2000-2010年間,15-19歲未接受高中教育的女性已婚率有所上升。
健言:我國未成年人懷孕率相對較低,但存在地區差異。未成年人懷孕通常有四種情形:一是缺乏避孕意識的未成年人之間自愿發生性行為;二是父母強迫子女退學早婚;三是發生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間的強迫性性行為;四是亞文化社群中的未成年人性行為活動。
預防未成年人懷孕,最重要的是加強性教育,以及避免孩子在中學階段輟學。針對過早離家打工、接觸亞文化同輩群體的孩子,要及時制止他們發生危險性行為。(原北京慈幼兒童福利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員張央)
【本科新增5個醫學相關專業】
2025年4月22日,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