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名逃兵”的故事:用一生爭取尊嚴
“我不想殺人,我想平凡地活著,我要逃走,我要自由!”
責任編輯:李慕琰
路德維?!U曼(1921-2018),被稱為“希特勒軍隊的最后一名逃兵”,1990年與其他幸存的德國國防軍逃兵以及一些科學家和歷史學家共同創立了納粹軍事司法受害者協會。(資料圖)
許多歷史問題以當事人去世告終,這當然算不上解決,充其量只是不了了之。
路德維?!U曼在生命后半段所做的一切就是與這條慣例作斗爭。青年鮑曼被征入納粹德國的國防軍,因為不認可納粹的理念做了逃兵,抓回軍隊后受盡虐待,經父親百般努力才撿回一條命。戰后他自暴自棄,經歷許多變故之后振作起來,為自己和同病相憐的人們爭取恢復權利。
逃兵們對抗宿命,和時間賽跑?;闹囍幵谟?,戰后聯邦德國為數不少的居高位者承認納粹是反人類的,卻仍然堅持用納粹強加、毫無道理的罪名來懲罰這些人。
鮑曼的壯舉為《希特勒的逃兵》一書所記載。作者對馬達雄是日本秋田大學名譽教授,精通德國歷史。他的父親在日本戰敗前一年應征入伍,被蘇軍俘虜后關押在西伯利亞戰俘營,幾年后才回國,接下來一心忙于農活到七十歲。所以,對馬達雄非常欽佩積極行動的鮑曼。日本學者筆下的德國史,也很容易令人想起日本和平主義者的呼聲。
納粹德國的國防軍約1800萬人,交戰六年間共30萬人逃跑。其中13萬人被捕,3.5萬人判處死刑,2.2萬至2.4萬人遭到處決。也有說法是約2萬人被判死刑,其中約1.5萬人被處決。包括未處死的逃兵在內,十余萬軍人被送進集中營和軍事監獄,最終只有大概4000人活下來。
參戰國家的軍規都因戰事狀況而有所變化。日軍成立了軍法會議等機構來整飭軍隊紀律,與德軍一樣,戰事越吃緊,處決己方士兵就越隨意。蘇聯在戰情迅速惡化的狀況下發布數條命令,亦導致逃兵更可能被處決。
美軍的情況值得一說。二戰中2.1萬名逃跑的美軍士兵有162人被判處死刑,其中一人遭到處決。這位名叫埃迪·斯洛維克的士兵是南北戰爭之后唯一一名被處決的逃兵,終年24歲。他以“害怕”為理由拒絕遵從軍令,并高調逃走,審判時拒絕自行作證,亦未預料會判處死刑。當時正值許特根森林戰役,美軍軍紀渙散,經美軍司法官員審核,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威爾拒絕了他的寬恕請求。戰后,這次處決引起了爭議。
美英法在二戰中總共處決288名己方士兵,這些士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