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時節|郎窯紅觀音瓶
文物里的時節|郎窯紅觀音瓶
立夏啟序,嶺南暑氣漸張,萬物在驕陽下蓬勃生長。廣東省博物館珍藏的康熙郎窯紅觀音瓶,以其“牛血紅”銅紅釉色驚艷現世,恰似嶺南烈烈驕陽、立夏時節的旺盛生命力。釉色濃艷熾烈,流淌間盡顯“脫口垂足郎不流”的絕妙工藝,紅得尊貴,紅得赤誠。
赤色在古人眼中既有著高高在上的尊榮,又有著赤心未改的至誠。匠人以赤誠之心鑄就窯火里的一抹尊貴紅韻,在夏日開篇之際,它穿越時空,綻放出歷久彌新的絕美中國色。
郎窯紅觀音瓶
年代:清·康熙(1662 ~ 1722年)
尺寸:高46.7厘米、口徑12.6厘米、腹徑21.8厘米、底徑14.3厘米
撇口,頸稍長,豐肩,至足漸收,脛部稍外撇,二層臺足。通體施高溫銅紅釉,釉層垂流,口沿下釉層薄透,脛部釉層凝聚、厚重??谘丶白愣肆舭滓恢?,圈足內施白釉。
該瓶形制頎長俊美,胎體厚重,釉面均勻平滑,質地凝厚深沉,釉色濃艷鮮麗,是清康熙郎窯紅制品中的精品。
郎窯紅是康熙朝創燒的一種高溫銅紅釉新品種,為江西巡撫郎廷極主持景德鎮窯務時所燒造,故名。郎窯紅釉是模仿宣德鮮紅釉所燒,其色澤濃艷,猶如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紅,又稱“牛血紅”。釉面開裂紋片,釉清澈透亮,有垂流現象,垂釉不過底足,故有“脫口垂足郎不流”的說法。
郎窯紅釉器的燒制難度大,成功之作在當時就非常名貴,民諺有“若要窮,燒郎紅”的說法??滴醭院蟊阃V股a,直到清光緒、民國時期才重新仿燒??滴趵筛G紅釉器一般不署年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