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呼吸道疾病反季流行,疾控專家詳解防控策略
“麻疹曾是全球極力推動消除的疾病,新冠疫情后,全球消除麻疹進程放緩,已經消除麻疹的部分國家出現麻疹局部聚集或暴發流行?!?br />
曾玫注意到,現在許多非兒科醫院幾乎不做百日咳檢測,監測報告中成人和青少年病例被嚴重漏報,“需要加強對成人和青少年的百日咳監測,探索全生命周期的百日咳免疫策略”。
既非疫苗,也非藥品,作為預防性生物制品的RSV單抗落地應用面臨難題——由什么部門管理、是否需要處方、在哪里開放接種?
發自:? 武漢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5年1月7日,重慶市兒童醫院,呼吸道傳染病患兒增多。視覺中國|圖
冬春季流行的部分呼吸道傳染病,有“全年無休”的發展趨勢?
4月19日-20日,在武漢舉辦的2025年全國疫苗與健康大會上,多位疾控專家呼吁關注麻疹、百日咳、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疾病的反季流行與防控挑戰。
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2025年以來,全國報告985例麻疹病例(截至4月13日),較去年同期上升6.5倍。2024年11月開啟的RSV流行期尚未結束,而往年到5月份基本結束流行的麻疹、百日咳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在夏季仍有發病可能。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便利的手段,能有效降低感染、重癥和死亡概率。每年4月24日-30日是世界免疫周,202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主題是“人人享有免疫服務,我們可以做到”。
自1978年全面實施計劃免疫以來,我國可預防傳染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2007年,我國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種類增加到14種,可預防15種傳染病。
近兩年來,麻疹、百日咳在全球重現,提示著這類免疫規劃內的疾病防治并非一勞永逸。而對于流感、RSV等免疫規劃外的疾病,“自費疫苗”接種率低的難題依然待解,南方周末記者在2025年全國疫苗與健康大會上獲悉,2024-2025流行季,我國全人群流感疫苗估算接種率僅約3%。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沈洪兵在前述大會上表示,未來將動態調整優化國家免疫規劃策略,逐步縮小國內免疫規劃與國際差距,同時將探索建立通過納入醫保個人賬戶支付、財政補助等多渠道籌資機制,支持為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