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特納訪華:抱怨外交轉向國債推銷?
截至3月末,中國持有7679億美元美國國債,居全球首位。但就在中國大量購買美國國債之時,美國財政赤字卻不斷攀升,2009財年預計將升至1.84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GDP的13%。
綜合新華社報道,應國家主席胡錦濤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邀請,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別代表、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F. Geithner)于5月31日下午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3天的正式訪問 ,開始其上任以來首次中國行。
除了與中國領導人的會見外,他還將逐一拜會中國商務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銀監會等財經、金融主管官員并與企業界和學界代表廣泛接觸。
蓋特納較早前表示,此次中國之行有四大議題,一是通過中美合作,努力為全球經濟復蘇奠基;二是討論如何在未來確保全球經濟復蘇更平衡、更持續;三是探討未來全球金融框架和中國的作用;四是討論兩國在處理其它議題如能源問題是需全面合作。
較之美國一些官員習慣于在人民幣匯率、貿易赤字等問題上大做文章的華“抱怨式外交”,蓋特納此行顯得和善了許多。
“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非常安全”
6月1日上午,在北京大學所做的《美中兩國為復蘇和增長的合作》演講中,蓋特納闡述美中兩國應在各自的道路上發揮力量,共同合作,走出經濟危機的泥潭。他認為,美國需要控制財政赤字,而中國需要強化社會保障網絡,提高民眾消費信心,刺激內需。
蓋特納表示,在各國及時采取了救市措施后,全球經濟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