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透明指數發布13年,基金會透明度仍堪憂

中基透明指數FTI2024數據顯示,全國超七成基金會沒在慈善中國做好政府要求的信息公開,各省市基金會公開程度也參差不齊,從業者“不了解相關法規”是基金會透明度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鐘金秀

2025年4月,中基透明指數FTI2024發布,數據顯示,有超過75%的基金會未能做到“應公開盡公開”。在中基透明指數發布的第13年,中國基金會行業的透明度仍然堪憂。

中基透明指數(Foundation Transparency Index,簡稱FTI)是2012年由基金會中心網和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聯合開發,反映中國基金會自律透明水平的一套綜合指標系統,FTI從組織信息、財務信息、項目信息和募捐信息等方面對全國基金會透明度進行全方位觀測,結果由基金會中心網每年發布一次。

不理想的基礎信息公開

FTI2024分為“基礎掃描”與“進階觀測”兩個版塊?;A掃描版塊的要求比較基礎,好比全國統考,考的都是官方要求必須考的內容。今年的FTI基礎掃描看的是基金會在民政部指定信息公開平臺“慈善中國”上的披露情況,但掃描結果并不理想,全國僅有2353家基金會通過基礎掃描,占觀測總量的24%。這一結果意味著,超七成基金會都沒在慈善中國上做好政府要求的信息公開。

這里需要稍作解釋:基礎掃描通過,意味著公募基金會公開了所觀測的20個指標,非公募基金會公開了15個指標,非慈善組織公開了年報。只要有一個指標未公開,基礎掃描就視為“不通過”。

FTI2024顯示,在民政部注冊登記的基金會,也就是全國性的基金會信息公開水平最高。通過率(也就是滿分率)達到71%,有185家基金會被納入觀測范圍,其中131家通過,這意味著他們做到了“應公開盡公開”,在現行的標準下無有遺漏。

各省市注冊的基金會通過率則參差不齊。天津市排在第二,而北京市排到第三,其通過率分別只有53%和48%。天津市基金會不足百家,體量較小,姑且不論;北京市有768家基金會被納入觀測,竟有過半數的基金會未能通過,這意味著他們至少有一項應公開而未公開的信息。

但在這次觀測中,天津與北京已經屬于優等生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上海市和廣東省。上海市有573家基金會被納入觀測,其中80%的基金會沒有通過;更離譜的是廣東,有1242家基金會被納入觀測,其總數為全國各省市最多,這也符合大家對廣東的印象:一個先行先試,非營利行業也較發達的區域。但在FTI2024的基礎掃描中,廣東有超過1100家基金會未能通過,“不通過率”接近9成。

基金會行業短板及反思

中國基金會行業的短板在哪里?哪些方面的信息公開基金會沒有做好?

一是與治理制度相關的信息。比如,信息公開制度、項目管理制度、財務和資產管理制度,這三項的全國通過率是52%、52%、60%,也就是說,有接近一半的基金會未能在有效渠道公開這些信息。

二是與執行相關的信息,比如對重要關聯方的公布。只有45%的基金會披露了其執行機構成員的信息,而公布了重要關聯方信息的基金會更是低至38%。

據基金會中心網團隊的說法,從業者“不了解相關法規”是基金會透明度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很多從業者“不知道要在慈善中國上信息公開、不知道要在慈善中國公開哪些信息、不知道何時在慈善中國公開信息”。為此,FIT2024給出的建議是:系統學習《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并將慈善中國上的信息公開納入日常工作流程。

針對基金會透明度,筆者認為仍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首先,中國基金會行業透明度整體不佳,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問題,而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在最近幾年FTI報告里,中基透明指數的平均分數剛剛到及格60分。

其次,透明指數滿分的基金會也未必就非常完美。通過,或者滿分,意味著這家基金會在所要求披露的選項里都有信息。但是這個信息質量如何,是否準確,不得而知。因為中基透明指數的數據基本來自于各個基金會的年報,一些基金會在年報中的信息與事實有出入,就影響了信息公開的質量。

最后,基金會的透明度也不是越高越好,信息公布得越多越好?!瓣柟獯壬啤钡膶ο?,應該是一些透明度低于基準線的,低于法律法規基礎要求的慈善組織,而不是對一些已經做得不錯的基金會提過分苛刻的要求。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