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那看似“無效”的社交,其實大有用處
媽媽那張樸實無華的大眾人脈網絡,就是在這一次次看似“無用”的閑聊社交中形成的,滲透于生活細節的每個縫隙。
責任編輯:溫翠玲
周末傍晚時分,我家的冰箱罷工,在一陣巨響后突然沉寂了。發動機運轉停滯,我爸搗鼓了一陣也沒能讓它復活。無奈之下我打開生活服務App呼叫同城的維修師傅,但正值晚飯時間,師傅都不愿上門。
那可怎么辦?若是放到第二天維修,冷凍的食材估計都會壞掉。
我和老爸看著冰箱發愁,我媽卻淡定地拿起手機,撥通物業主管的電話:“杜姐誒,哎呀,不好意思打擾你了,我家冰箱壞了,之前聽你說我們小區里面有業主是維修電器的師傅,你能幫忙找下聯系電話不?”一分鐘后,杜姐發來聯系電話。兩分鐘后,我媽平靜地說,“師傅現在就上門”。半小時后,冰箱復活了。
一個小插曲慌慌張張地開始,穩穩當當地結束。
我媽的學歷不高,職位不大,權力沒有,財運一般,總之就是個普通的婦女,但在我印象中我媽總是無所不能。只要她出手,生活中的大小瑣事好像總能迎刃而解,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