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或不當媽,女性都會后悔嗎?

母親節,和所有人聊聊當媽的事

責任編輯:吳耀鋒

溫馨提醒:母親節的祝福和禮物,你都有準備了嗎?

去年母親節,我們做了關于《母親節,宜聽媽媽的22個小秘密》的策劃,讓母親節變成傾聽媽媽們心聲的好時機。今年,我們想把關注點放在那些“糾結要不要成為母親”以及“成為母親后”的女性身上。她們的思考本身,就是“選擇是否成為母親”的重要一步。

很多人說,這一代年輕人比起上一代更恐婚恐育了。然而在深耕情感領域的作家毛利眼中,“生育”是比“結婚”更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成為母親,會給女性的人生帶來怎樣的變化?

母親節來臨之際,城市畫報專訪毛利,與她聊聊這本探討現代女性的生育破局之選的新作《生女有所歸》。希望能為處于“生育搖擺期”的你,解開一些“當媽”的困惑。

文章比較長,奉上索引

本文我們討論了:90后的“生育猶豫期”/當代女性在生育議題上的兩種矛盾/生育可以是人生PlanB嗎/丁克=理想人生?/怎樣的男性才算合格的“爸爸”?

看完這個專訪,如果你對小說《生女有所歸》“雙女主”的故事感興趣,也推薦你入手一本。

90后在生育的選擇上更加謹慎

城市畫報:在《生女有所歸》動筆之前,您有沒有在身邊的朋友、年輕人當中做過一些小調查?大家的生育意愿大概是怎樣的情況?

毛利:我對身邊人的觀察就是,90后相比起我們80后這一代,在生育的選擇上會謹慎很多。他們的“生育猶豫期”是非常長的。80后結婚生小孩,其實還是會有一個思維定式,好像不怎么會想到“這件事我可不可以不做”。

但在90后當中,現在“不婚不育”的呼聲很高。在我35歲生二胎的時候,周圍還是會有一些比我年輕很多的90后,他們說到懷孕、生育對生活造成的困擾,我聽了會很驚訝。比如他們結婚了,然后準備要生小孩,但是很多人下班回家已經八九點了。吃個飯、洗個澡一眨眼就已經12點了,根本沒有心情。

城市畫報:這么看來,工作時長對90后的生育意愿有著不小的影響。下班后沒有自己的時間了,更何況是和伴侶交流的時間。以及網絡新聞,比如女性生育損傷的報道,比如生育導致職場上的工作機會減少,似乎也在影響著大家的生育意愿?

毛利:還有一點是,一旦想到小孩子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