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酒踏浪行,一眾粵商的“上桌”接力
與新結識的客戶打了電話、加上微信、發去報價單后不久,就收到數百萬元貨款,初到廣東拓展市場的周銳被震撼到了。
僅用一年時間,就推動數千名目標客戶改變飲用偏好,還孵化了數十個意見領袖,在廣東實現跨界轉型的姚剛深有成就感。
用珍藏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招待進店客戶,結果對方想買喝剩的那半塊茶餅,剛打入市中心商圈的林銘(化名)意外找到了一條拓客的新路徑。
對商機保持敏感度、朝著目標不斷精進、充分尊重當地文化,正是他們在南粵大地上立身立業的根基。
他們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或是從五湖四海匯聚而來,卻擁有同一個身份——粵商,即廣東商人,既包括粵籍商人,也包含在粵地的經商者。
講究效率、敢為人先、低調務實的他們,像一株株生長在曠野上的含羞草,看似不起眼,卻是最能洞察市場脈動的晴雨表。
作為粵商的周銳、姚剛、林銘,都懷揣著同一個夢想——將川酒送上更多廣東人的餐桌。
這場跨世紀的“上桌”接力,經過一代代粵商相傳,正一步步靠近目標。
廣州風光。
一 蠻荒變沃土,粵商何以耕耘?
高樓林立、霓虹璀璨、車水馬龍……今日廣東之繁榮盛景,即使用再多華麗辭藻形容都不為過。作家秦牧以花寫城,筆下的“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語喧聲入彩門。疑是層巒采蜜使,幻成百萬賞花人”,讓人身臨喧鬧花市、一睹城市繁華。
很難想象,廣東曾被蘇軾視為“瘴癘之地、魑魅為鄰”。在歷史上扮演著“流放圣地”的它,敞開胸懷迎接韓愈、劉禹錫、湯顯祖、蘇軾蘇轍兄弟等“文化界頂流”。被貶至此者無不“瑟瑟發抖”,連親友都寢食難安。比如,孟浩然得知王昌齡被貶后,曾贈言“土毛無縞纻”,意指當地缺乏精致的絲麻織品,憂心老友再也穿不上好衣服了。
曾經的廣東被崇山峻嶺阻隔了與中原的交通,一度被“放逐”到帝國的邊緣。敢為人先的粵商在“蠻荒地”播撒經貿種子,勤耕不輟使之漸成“良田”。早在西漢時,廣東就是珠璣、犀角、果品、布匹等物品的集散地,唐代時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據點,宋元時孕育出“萬國衣冠”齊聚的貿易港口。
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明清時期,廣東更進一步成為“國際級商圈”。尤其是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全國僅有廣州一地可通商,且外商都需經“十三行”經商,這使得“東西南北中,一齊到廣東”,全國性的“土特產”和“洋貨”的集散地于此形成。
自古就是“移民大省”的廣東,從秦始皇一統天下時,就接納了大批南下的秦軍,到魏晉南北朝時,又因中原戰亂吸納了流離失所者?;浬桃虼讼噍^于其他商幫更具開放兼容的基因,同時深受中原文化、本地文化及海外文化的熏陶。
改革開放后,處于“前沿陣地”的廣東,毗鄰港澳、商貿活躍,政策的春風和市場的浪潮,讓粵商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翱兹笘|南飛”的盛況下,不少創業者和打工族都在廣東找到新的人生舞臺,也助推眾多名不見經傳的鄉鎮成為新一代粵商的“孵化基地”。
若翻開粵商的發展史,不難發現,其正是一部中國融入世界大潮、由傳統走向現代的濃縮史。從隱入歷史塵煙的拓荒者,到“十三行”巨賈名商,再到民營經濟的“毛細血管”,古往今來的粵商憑借開放、務實、創新、進取等特質,為廣東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也為全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二 酒商必爭地,如何安營扎寨?
作為經濟大省的廣東,也是酒水消費大省,被視為酒水銷售的全國性風向標。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酒類市場至少經過三輪變遷:先是以本地米酒為主,再到推崇偏好洋酒,步入21世紀后,以濃醬為代表的白酒不斷滲透市場并逐步崛起。
長期深耕煙酒領域的林銘對市場風向尤為敏感。身材高瘦的他,是個地道的廣東人?!盁煹南M需求相對穩定且偏剛性,與之相比,酒的消費市場天花板更高?!绷帚懻f,“不管是自用、送禮,還是商務應酬,酒的應用場景相當多?!眻远春镁扑M市場的他,進一步補充道:“一方面要爭取跟上游的大酒廠合作,另一方面大酒廠的品牌為消費者提供了信心與保障?!?/p>
與林銘所見略同的姚剛,原在一家大型零售上市公司工作。在他所負責的商超系統里,白酒供應的統一性非常重要,包括產品、價格及營銷方式等?;趯V東酒水市場的深入了解,姚剛和林銘相繼于2018年、2019年開始與“川酒一哥”五糧液合作,并最終加入經銷商陣營。
五糧液文化體驗店。
相較二者,2017年被派遣到廣東拓寬銷售渠道的周銳,正趕上五糧液在廣東“開疆拓土”的“激戰”期。彼時,五糧液正在實施“百城千縣萬店”計劃。周銳介紹道:“簡單來講就是‘一招棋’,在煙酒商行等終端設置五糧液專區,讓消費者一進門就能看到?!?/p>
在周銳看來,在廣東推介五糧液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契機。作為中國市場經濟搖籃、民營經濟的發源地及大本營的廣東,“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并擁有濃厚的消費氛圍,這是‘天時’;重要港口、交通物流等的便捷高效,為出差或發貨提供了便利,這是‘地利’;社會的開放包容、粵商的務實與敢為人先,這是‘人和’?!?/p>
讓周銳對粵商的“敢”深有體會源自一件事。有位初識的客戶在未見過面的情況下,就將數百萬元貨款打了過來?!拔耶敃r都懵了?!敝茕J表示,按他來廣東前的工作經驗,客戶至少要“來公司看看吧”。不久后,他正式拜訪了客戶,并“學了一課”——“看到市場機會,就要敢抓、敢干!”
這一點,姚剛也深表認同。從商超運營跨界到白酒經銷,他先是“到處挖人”,找有經驗有渠道的人才,“以老帶新”組建團隊?!伴_發新的流通渠道是最難的?!币傉f,“但真誠才是最大的武器?!?/p>
靠著真誠和口碑營銷,他從影響身邊的人改變酒類消費習慣開始,“從量變積累到質變,才能激活市場”。讓他深受觸動的是,五糧液的工作人員也陪著他和團隊,通過一場場的品鑒會、回廠游、宴席贊助等活動,僅用一年,就培育了眾多消費者并孵化了數十個“消費領袖”。
近半個世紀以來,廣東酒類市場從單一走向多元、從粗放型擴張到精細化運營,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披露的2024年最新數據顯示,廣東省酒類銷售收入約567億元,其中白酒銷售收入約298億元,占據了“半壁江山”,是國產及進口啤酒的約1.59倍、進口烈性酒的約5.42倍、進口及國產葡萄酒的約19.87倍。
“市場大、機會才多?!币偙硎?,在啤酒、葡萄酒、進口烈酒等酒種盤踞的廣東,以五糧液為代表的川酒在博弈中想要擴大地盤,“我們的突破口是從C端消費者逆向影響B端煙酒店等,讓消費者從品嘗到購買,最后成為五糧液的粉絲,他們自然而然會去銷售終端尋找我們的產品,形成閉環?!?/p>
三 以長跑姿態,時間終會復利?
早在明清時期,川蜀等地的茶酒、絲綢等貨物就以“走廣”形式進入廣東市場,且可以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銷往海外??梢哉f,川酒與廣東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一代又一代的經銷商為五糧液“暢行”廣東“架橋鋪路”。他們心無旁騖地堅持努力,終將抵達理想的遠方。
“選擇,堅守,創新”是林銘總結出的在廣東馳騁酒水賽道的三大要訣。在他看來,選擇大品牌、運營好產品很重要,一旦作出選擇,就要堅守信念,并嘗試創新。以他負責運營的一家五糧液專賣店為例,按要求統一裝修布置的同時,還別出心裁地在店內的空余處專門放置了一張茶幾,就是迎合廣東人愛喝茶的生活習慣。
“希望客戶走進店里能像走進家里一樣?!绷帚懱匾鉁蕚淞苏洳厥暌陨系钠斩?,一邊與客戶品茶,一邊談生意。哪怕不能一時達成合作,能像朋友般相處也會讓彼此感到很舒服。曾有客戶想購買喝剩的那半塊普洱茶餅,林銘就大方贈予他。不計較一時的得失,跟客戶保持長期良性互動,在林銘看來尤為重要。
烹茶敘話。
在做好店員培訓的同時,他還注重強化私域流量的轉化,借助新型社交工具將“散客”轉化為“熟客”,也借助常用的生活應用軟件為門店引流,“我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提高客戶對品牌和產品的認可度,努力給客戶更精準化、個性化的服務?!?/p>
像林銘一樣,因地制宜開展創新微改造的,還有周銳?!斑@邊很有創新氛圍,大家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較高?!?021年,他所負責的五糧液文化體驗店正式運營,就結合了泡泡瑪特盲盒的社會熱點,推出了“白酒+盲盒”的營銷方式。
每一位進店消費的客戶都有抽盲盒的機會,盒子里放的是五糧液產品的代購券?!叭绻\氣好的話,可能用一兩百塊錢就能買到價值上千元的酒?!睋茕J介紹,該活動一經推出就很受客戶歡迎,至今仍是每年的“必備節目”。
在周銳看來,經銷商和廠商的融合發展至關重要?!皬S商出戰略,我們做戰術,是相輔相成的,跟著廠商的節奏走,并適時調整前進的步伐?!彼M一步解釋,白酒是傳統行業,任何創新都要考慮落地,尤其是在“務實”的廣東?!拔覀儠涍^大量的市場調研,拿數據說話,分析新方案有可操作性,才去執行?!?/p>
“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濕的雪和很長的山坡”這一樸素的投資哲理,恰是對長期主義和時間復利的詮釋。林銘、周銳、姚剛等五糧液在廣東的經銷商們都堅信,靠著日積月累的精進,終將育苗成木、積木成林。畢竟時間從不吝嗇給予持續創造價值者以嘉獎。
四 揚文化之帆,更能逐浪潮頭?
近年來,白酒年輕化成為中國酒業的重磅議題,在“含青量”很高的廣東,更成為五糧液經銷商們的重要課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廣東,14至35周歲的青年人口就有4432.63萬。換言之,每10位中國青年中,就有一名廣東青年。
據周銳觀察,這屆年輕人很關注中式養生,尤其是“以祛濕為人生要義”的廣東人,更是從小就被灌輸養生知識?!拔寮Z液之前推出的人參枸杞酒,從包裝設計、價格定位、功能價值等都很符合養生派年輕人的需求?!?/p>
在林銘看來,推廣一些低度數、低價位的白酒,是培育年輕消費者的有效路徑。另外,年輕人也喜歡DIY。五糧液近期推出的“步步高五步品酒法”,即“觀其色、聞其香、品其味、悟其格、感其美”。其中精髓正是“老酒+新酒”的自由勾調,打破了調酒與品酒的專業壁壘,人人可體驗“品酒師”與“調酒師”,讓五糧液的和美文化真實可感,這在本質上就是一種DIY。
五糧液創意調酒。
姚剛特別看好39度的五糧液·紫氣東來在年輕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懊衷⒁夂醚?!”社交平臺上充滿了“接好運”的年輕人,現實中,他們玩塔羅牌、買轉運珠,還樂于去寺廟祈福,尤其是廣東青年,萬事都圖個好兆頭。
為了拓展年輕消費群體,姚剛曾贊助過婚博會,發現效果沒達到預期?!皬V東外來人口多,很多人會回老家舉辦婚禮?!币虼?,他調整了方向,進攻宴席市場。他還特別注意與科技型企業的年輕人互動,“對市場的培育要越早越好?!?/p>
周銳也留意到近年來傳統高收入行業(如金融、房地產)部分人群出現消費降級趨勢,科技行業的“新貴”們更愿意為頂層需求埋單?!叭绾巫屵@群花幾萬元買高科技產品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人,接納甚至喜愛白酒,恰是我們該認真思考的?!?/p>
雖然在觸達年輕人的具體策略和路徑上存在差異,但林銘、周銳、姚剛等五糧液在廣東的經銷商們都普遍認為,文化是重要的破圈密碼,五糧液主張的“和美”文化,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向往與追求。當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酒文化以年輕人喜愛的方式加以傳遞,將成為國潮消費的時代注腳。
在川酒入粵的漫漫歷史長河中,粵商就像擺渡人,在廠商和消費者之間傳送產品、傳遞文化,在往復間達成一種共生契約。山海相匯珠江口,勇立潮頭繪粵景。既能在商業浪潮中激流勇進,又愛觀騎樓、喝早茶、飲靚湯的粵商,在拼搏與休閑間掌握平衡之道,舉“和美”佳釀,與時光共飲。
(文中林銘為化名)
(專題)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