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罰款“漩渦”,光大銀行頻領大額罰單|金融合規榜

光大銀行是2025年1-4月領受百萬元級以上罰單數量最多且百萬元級以上罰單罰金最高的股份制銀行。其被高額罰款的案由則多集中于反洗錢、授信和員工行為管理領域。

光大銀行歷來擅長的零售金融領域出現利潤大幅滑坡的態勢:2024年利潤總額僅為2023年的4.2%。

從被罰對象的機構類別觀察,農商行依舊是“搶鏡王”,再次奪取個人罰單總數、累計受罰金額和機構罰單總數、累計受罰金額四項第一。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豐雨

2025年開年至今,光大銀行因被監管機構頻頻開具大額罰單似陷入罰款“漩渦”。4月, 一張由深圳金融監管局派發的高達640萬元的罰單再度將光大銀行推至“風口浪尖”。這亦是當月銀行業領受的罰金最高的罰單。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通過南方周末“牧羊犬—中國金融業合規云平臺”(下稱“牧羊犬平臺”)數據庫橫縱對比還發現,光大銀行亦是2025年1-4月領受百萬元級以上罰單數量最多且百萬元級以上罰單罰金最高的股份制銀行。

作為20家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光大銀行近年經營業績受行業環境不景等諸因素影響頗深。其公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當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05%,連續3年下滑。其中利息凈收入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分別同比下降超10%和近20%。較之可比同業中的領軍者,光大銀行明顯遜色。

光大銀行出現了哪些合規漏洞?合規之于銀行經營業績的影響是什么?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通過透析光大銀行四張百萬元級以上罰單發現,2025年以來,光大銀行暴露的問題集中于反洗錢、授信和員工行為管理領域。

上海金融與發展研究室主任、首席專家曾剛在接受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時稱,合規體系完善與業務擴張之間并不必然沖突。完善的合規體系可能會在短期內限制某些高風險業務的擴張。但從長遠來看,它可以降低違規風險,避免潛在的巨額罰款和聲譽損失,提高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投資者和客戶的信心,并為業務創新提供清晰的合規指引。

罰單罰金均居股份行之首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以2025年1-4月為觀察時間段對牧羊犬平臺收集的罰單信息進行梳理發現,光大銀行領受的百萬元級以上罰單數量和百萬元級罰單罰金之和均居11家涉罰股份制銀行“榜首”。

光大銀行被高額罰款的案由則多集中于反洗錢、授信和員工行為管理領域。其中罰金最高的一張罰單發生于2025年1月,由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派發,罰金為1677萬元,案由涉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和“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多個反洗錢領域。同年3月,光大銀行臺州支行又因類似原因被央行臺州市分行處以103萬元罰款。

另外兩張罰單則分別由深圳金融監管局和上海金融監管局派發。被罰對象分別為光大深圳分行和光大上海分行,涉罰案由分別為“授信管理不到位”“掩蓋貸款質量”和“票據承兌業務貿易背景審查不到位”及“員工行為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

圍繞上述四張罰單的案由,曾在多個外資銀行擔任首席合規官的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汪靈罡在接受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調研時稱,光大銀行暴露的以上問題屬銀行業合規領域的“頑疾”。其之所以屢罰不改,或許與近年行業不景,銀行未能在業務擴張與合規管理間找到平衡點有關。

以“掩蓋貸款質量”為例,業內通常采取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降低不良率,具體手法包括調整貸款五級分類,或者通過借新還舊等延遲風險資產暴露。于業務擴張角度而言,較高的不良率會影響新增貸款規模;此外,“票據承兌業務貿易背景審查不到位”亦是在銀行信用擴張過程中出現的違規操作行為。系列問題均反映出,在優質融資需求不旺的環境下,銀行為追求業績而未能將合規放到更為重要的位置。

經營業績承壓

事實上,系列違規操作并未使光大銀行的經營業績在可比同業中脫穎而出。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翻閱其2024年年報數據發現,2024年,光大銀行資產和負債總額分別同比增長2.75%和2.42%,微幅擴張。但營業收入卻同比下滑7.05%,降幅排位在A股9家股份制銀行中僅優于平安銀行(-10.93%)。

光大銀行體現資產負債結構的凈息差為1.54%,同比下降20個基點,略高于同期行業均值1.52%。但其歷來擅長的零售金融領域卻出現利潤大幅滑坡的態勢:利潤總額僅為2023年的4.2%。其中,零售凈利息收入和零售非利息凈收入分別同比下降11%和25%。這意味著其于零售業務領域實現的息差收入及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均出現明顯下滑。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4年底,光大銀行不良率為1.25%,與上年末持平。但“已重組貸款和墊款余額”為上年同期的3.35倍。對于此數值,一位銀行業資深人士對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解釋稱,“已重組貸款和墊款余額”指銀行因借款人財務困難而進行重組的貸款和墊款規模。重組的方式包括調整貸款合同中還款期限、利率、本金或還款方式等。通常情況下,“已重組貸款和墊款余額”具有較高的信用風險,可能導致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換言之,若這部分貸款和墊款未能得到妥善處理,光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或將面臨較大上升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在2024年年報中,光大銀行多次提及“積極構建內控合規管理長效機制”的表述。另據其于2025年2月發布的董事會決議公告,該行擬在組織架構中設立首席風險官一職,由在該行工作26年之久的現任風險管理部總經理馬波擔任。此項任職資格獲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核準后,光大銀行將成為國內銀行中為數不多設立首席風險官職務的銀行。

接近光大銀行的人士透露,首席風險官?是銀行內部負責全面風險管理的高級管理人員,其主要職責包括評估和管理銀行面臨的各種風險,確保銀行穩健運營。這一職務的設置意味著光大銀行將風險內控拔高至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馬波到任后,光大銀行的內控水準及合規度是否會出現好轉,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將對此予以持續關注。

6銀行因反洗錢違規被重罰

放眼全行業,2025年4月,銀行業個人罰單總數、累計受罰金額和機構罰單總數、累計受罰金額均環比增加,對應增幅分別為29%、31%、35%和10%;被罰對象的機構類別上,農商行依舊是“搶鏡王”,再次奪取個人罰單總數、累計受罰金額和機構罰單總數、累計受罰金額四項第一。

監管方向上,反洗錢依舊是監管部門重點監測的重點。包括寧波東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樂業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永年縣農村信用聯社股份有限公司、內丘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浙江溫州龍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運城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6家銀行均因反洗錢領域的合規問題被處以百萬元級以上的罰款。6銀行累計被罰金額970萬元。

2025年1月1日,我國新反洗錢法正式落地實施。當月,針對反洗錢領域的違規問題,央行對農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和恒豐銀行等四家大中型銀行開出4張千萬級以上天價罰單。相比之下,央行4月處罰的對象主要集中于城農商行和農信社,受罰金額雖未及千萬元,但亦屬于百萬元級以上大額罰單??梢?,監管層對反洗錢領域出現的違規問題仍保持重點關注,且依舊施予重拳。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