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不旅游的同事,悄悄把近視手術做了
駕照、整牙和近視手術,年輕人的“假期三件套”?
責任編輯:吳耀鋒
哈嘍,歡迎回到“每周健康一點點”,我是雨衣。
今天的靈魂發問是:你身邊的“近視星人”,是不是也動過做近視手術的心?
國內對屈光手術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1993年,首例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的開展,標志著現代屈光手術技術在中國的正式落地。據央視新聞報道,有研究統計了1630萬接受手術者的后續情況,97%的患者術后裸眼視力達到預期的矯正效果。
在與身邊朋友細談時也發現,不少人都是悄悄就把手術做了。此外,駕照、整牙和近視手術也是不少人的“高考三件套”。健聞咨詢發布、愛爾康支持的《Z世代個性化消費醫療洞察報告》顯示,32%的調研對象有計劃接受近視手術。
三十余年過去,現在的近視手術究竟發展成什么樣了?
短恢復期的“手術”,是年輕人的假期速通項目?
在小長假放假的前一天,城畫一位編輯宣布,她準備去做個手術。大家都還沒來得及關心,她就已經語氣輕松地說:“只是個近視手術,假期后你將看到一個嶄新的我。”
目前絕大部分的近視手術,大都可以在動完手術24-48小時后正常用眼,一般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節奏,在3-6個月左右可以達到穩定視力。正因如此,它成為不少年輕人的假期速通項目。
如今常見的近視手術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角膜激光屈光手術,通過激光切削角膜,將角膜打造成符合你近視度數的“眼鏡”,其中全飛秒激光手術(SMILE)和半飛秒激光手術(FS-LASIK)最為常見。
另一類是晶體植入手術(ICL),通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