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雙休不公平?教育公平不是否定差異化教育
追求教育公平,無可厚非,但是需要搞清楚什么是教育公平,不能把禁止學生選擇差異化教育與教育公平混為一談??傮w看來,當前我國社會存在把學生選擇民辦學校、上校外培訓機構、選擇國際課程班等等,都視為教育不公平的傾向。
責任編輯:辛省志
據媒體報道,部分地區高中雙休政策沒實行多久,又恢復原來的政策。理由之一是滿足家長的需求。
“高中實行雙休,對普通工薪階層家庭不公平。其他家庭在雙休日有條件送孩子去上培訓班,普通家庭卻承擔不了培訓費用,這對普通家庭,尤其是貧困家庭學生不公平?!辈簧偃擞羞@樣的想法。
不得不說,這樣的“教育公平觀”是錯誤的,濫用了教育公平概念。教育公平是對基本公共教育資源供給、配置提出的要求,讓所有受教育者,享有公平的公共教育資源。而在基本公共教育之外,滿足受教育者的個性化、差異化教育需求,應該鼓勵民辦教育以及校外機構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教育選擇。不能再用公平觀評價受教育者的差異化教育選擇。
當前,對于教育公平,我國社會存在錯位的要求。一方面,本來應該強調的基本公共教育資源均等化,沒得到重視,卻存在等級化的問題,很多人還以分數公平、學歷公平,將公共教育資源等級化合理化。另一方面,本來應該鼓勵的教育差異化選擇,遭遇“影響教育公平”的質疑甚至打壓,公辦學校教育的責任和范圍不斷擴大,家庭教育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