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筑防線 風險減量護民生 ——中國人保譜寫防災減災新篇章
2025年5月12日,我國迎來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頻發的背景下,防災減災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命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為新時代防災減災工作指明方向。
胸懷“國之大者”,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國人?!保┦冀K以“保險+風險減量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為抓手,在巨災保險領域深耕細作,構建起覆蓋災前預防、災中應對、災后補償的全鏈條風險管理體系。2024年,中國人保實施風險減量工程累計降低社會面損失超10億元,自主研發“巨災安瀾”平臺集成9大類9900萬條風險數據,為風險減量服務提供技術支撐;通過“多災因、多年期、多層次”保障體系,在“摩羯”臺風等近40起重大自然災害中提供保險保障;作為首席共保人和執行機構聯合40余家保險機構組成巨災保險共同體,為全國6439萬戶次居民提供了22.36萬億元巨災風險保障……在西藏日喀則地震等重大災害中展現央企擔當,中國人保生動詮釋著以創新驅動發展、以行動守護民生的責任底色。
以科技賦能構建全周期風險減量防線
防災減災,“防”字當先。中國人保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防災減災救災理念,以科技為引擎,推動風險管理從“事后賠付”向“事前預防”轉型,構建覆蓋“災前預警—災中救援—災后復盤”的全周期防控體系,推動巨災保險從“被動賠付”向“主動減損”轉型。
自主研發核心技術,中國人保用災前預防精準預警,筑牢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依托智能風控平臺“巨災安瀾”系統,實現風險識別、模擬、預警一體化管理。中國人保為高風險企業、低洼易澇區等重點區域定制風險地圖,2024年開展非車重點客戶風險排查近10萬次,提前轉移高危風險單位5.9萬個。2024年汛期前,該平臺提前預警高風險區域,協助轉移危險路段車輛4.21萬臺,搶收農作物56萬畝,從源頭降低損失。自主研發的“PICC中國地震巨災模型”,基于中國地質構造和建筑結構特征研發,可精準評估地震風險、優化產品設計,已支撐全國13個省市巨災保險項目落地。
中國人保通過物聯設備織密安全網,運用智慧工具提升守護民生效能。針對城市內澇痛點,中國人保創新部署“水浸物聯系統”,在低洼地區、地下車庫等關鍵點位安裝設備2.45萬臺次,觸發閾值后自動報警,聯動救援力量快速響應。在農險領域,利用無人機技術幫助識別高危區域財產,2024年協助轉移養殖險標的1.5萬頭。依托“巨災經緯”可視化平臺實現風險地圖動態監測,可提供巨災風險地圖可視化管理、承保限額查詢、風險累積監測管控等多項實用功能,解決承保策略執行難、風險累積監測難等問題,為政府和企業提供科學決策支持。2024年,中國人保公眾預警體系向客戶發送災害預警提示1463.92萬次,重點客戶觸達率達100%,助力社會防災意識顯著提升。
以科技賦能推動災前預防的同時,中國人保提升數據驅動能力,通過智能理賠系統、“耘智?!敝腔鄞笃梁托l星遙感技術等實現“快賠減損”,確保災中快速響應、災后數據復盤。中國人保運用無人機、衛星遙感、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快智能理賠,優化災后復盤優化機制,以數據驅動提升治理能力。2024年華南暴雨期間,中國人保運用“天空地”一體化查勘模式在24小時內完成受災農戶預付賠款。
同時,中國人保通過大數據分析災后理賠案例,持續優化風險模型和應急預案,形成“預警-處置-復盤”閉環,為長效防災提供數據支撐。利用大災應急指揮調度平臺和“耘智?!敝腔鄞笃?,中國人保對災害數據進行全景式分析,形成“預警-處置-反饋”的閉環管理。2024年,中國人保依托科技平臺完成農險理賠大數據分析,為地方政府優化防災預案提供決策支持。
以機制創新打造多層次巨災保障體系
巨災保險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保積極響應《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遵循《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要求,優化巨災保險等業務,以“多災因、多年期、多層次”保障體系為框架,構建政策性與商業性互補、覆蓋全民的巨災保險網絡,推動風險分散機制從“單一應對”向“綜合防御”升級。
中國人保深度參與國家巨災保險制度建設,作為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巨災保險共同體首席共保人,中國人保聯合行業40余家機構,推動巨災保險從單一地震擴展至臺風、洪水等全災因覆蓋。在地方層面,中國人保結合地區風險特征,因地制宜設計差異化、特色化、定制化地方性巨災保險方案,目前已在河北、四川、浙江等20個省落地地方性巨災保險項目,其中94%的地市為人保財險獨家或首席承保。2024年,河北、湖北率先落地全災因、廣覆蓋、長周期的綜合性巨災保險試點,為群眾提供“人身+住房+室內財產”三層巨災保險保障;四川優化保障額度,擴展保障覆蓋面,形成“一地一策”創新格局。
針對“低頻高損”的巨災風險特性,中國人保創新推出多年期產品和巨災保險準備金機制,通過長期積累平滑賠付波動,實現巨災風險跨周期管理,增強風險抵御韌性。協助實現“小投入防大災”,即由河北省政府每年投入2億元財政資金,通過保險杠桿撬動20億元巨災風險保障。
中國人保聯合再保險機構協同發力,持續完善巨災風險分散機制,推出全國首個政策性巨災保險一攬子再保險方案,通過立體化風險分散體系,提升行業巨災承保能力。2024年,由中國人保牽頭的巨災保險共同體提供巨災保險保障規模22.36萬億元,為全國6439萬戶次居民筑起“安全堤壩”。
中國人保深度參與政府災害治理,主動融入國家應急體系。2024年開展企業風險排查近10萬次,發布災害預警信息610萬條次。在臺風“摩羯”登陸前,聯動地方政府轉移高危區域財產;臺風登陸24小時內預賠廣東湛江海洋牧場1336萬元,助力養殖戶快速復產。這種“以防為主、防賠結合”的模式,成為政企協同防災的高效解決方案。
以高效服務踐行“金融為民”央企擔當
大災面前,保險是經濟減震器,更是社會穩定器。中國人保將防災減災與民生保障深度融合,在重大災害中沖鋒在前,以“快賠、預賠、優賠”為原則,2024年人保財險啟動應急響應38次,應對重大災害事故255起,支付賠款超200億元,用行動詮釋“人民保險 服務人民”的初心與使命。
堅持黨建引領,中國人保在防災減災中鍛造應急鐵軍。面對2024年頻發的暴雨、臺風災害,中國人保黨委靠前指揮,成立700余支黨員突擊隊,3.7萬名理賠人員隨時待命。梅大高速坍塌災害中,72小時內提供500萬元應急救援施救費,支持當地政府援工作。西藏日喀則地震后,10天完成農房險賠款超億元。這種“聞災即動、晝夜奮戰”的作風,彰顯了金融央企的政治站位。
強化科技提速,中國人?!板N煉筋骨”優化服務體驗。通過智能報案、無人機查勘和統一救援平臺,中國人保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2024年,“摩羯”臺風登陸海南后,運用“無人機+耘智?!边h程定損,6天賠付進度超40%;湖南岳陽華容決堤災害發生不到24小時,快速賠付水稻種植險600余萬元,隨后兩天內高效賠付巨災農房保險1000萬元。此外,無差別車輛救援、簡化理賠單證等舉措,讓服務更貼近民生需求。
推動資源整合,中國人保履職盡責護航復工復產。中國人保整合400余家服務商和近萬臺拖車資源,日均處理救援案件1.5萬件。針對“摩羯”臺風給海南造成的重大損失,第一時間賠付海南首筆巨災保險賠款,臺風過境后4天預賠快賠2.09億元,有效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面對防災減災的新形勢、新任務,中國人保正以“巨災保險”為支點,撬動風險管理的全鏈條革新。從自主可控的科技模型到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從高效理賠的“人保速度”到無差別救援的“人保力度”,中國人保用創新實踐詮釋了金融央企的使命擔當,以“人保樣板”護航中國式現代化。未來,中國人保將深化“保險+風險減量服務+科技”新商業模式,為健全國家安全體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保險力量。
正如中國人保黨委書記、董事長丁向群所言:“中國人保將持續主動融入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深化保險供給側改革,發揮保險公司專業隊伍優勢,加強產品服務創新、技術研究和跨行業合作,推動巨災保險在保障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中發揮更大作用?!痹谶@條防風險、保民生的征程上,中國人保正以央企擔當,書寫“人民保險 服務人民”的新篇章。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