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案平反的象征”趙作海病逝:自由、錢與不安穩的晚年

趙作海的平反有一個偶然因素——亡者歸來。他的遭遇“推進了中國命案制度的改進,不再強求‘命案必破’,理論上會減少很多冤假錯案”。

11年牢獄生涯切斷了趙作海的社會化過程,那筆賠償款也沒給他換來安穩。他在人前活成“冤案受害者”,在人后像一個在原地轉圈的老頭。

責任編輯:譚暢

2014年4月14日,河南商丘,趙作海躺在垃圾集中站旁的沙發上小憩。視覺中國圖

2014年4月14日,河南商丘,趙作海躺在垃圾集中站旁的沙發上小憩。視覺中國圖

2025年3月24日凌晨,趙作海在河南商丘一家醫院去世,終年73歲。他的遺體隨后被運回老家柘城縣趙樓村,埋在自家麥地里。下葬時,麥苗已長到齊膝蓋高。

趙作海的叔叔趙振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趙作海的葬禮來了21桌人,不算多,但也不算太冷清。趙作海的四個兒女中,只有大兒子和閨女回村披麻戴孝,另外兩個兒子沒有出現。

15年前,他是中國最知名的冤案當事人之一。在無法確認死者是誰的情況下,他因為“殺人”被判死緩,入獄11年。直到“亡者歸來”,他才被改判無罪。那是2010年全國關注的新聞,他成為冤案平反、法治進步的象征人物之一。

趙作海得到了65萬元國家賠償款和困難補助金,之后短短幾年,這筆錢又以不同形式離他而去。前媒體人孫旭陽曾跟蹤報道此案多年,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趙作海的公共符號價值與日常生活是剝離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就是一個突然發了一筆橫財的老農”。

冤假錯案的象征人物

1999年5月9日,趙作海被刑拘。那年,他47歲。自那日起,直到2010年5月9日被河南省高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