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容貌焦慮休戰,我學會接納自己
在這個AI換臉盛行、虛擬形象泛濫的時代,接納時光在臉上自由作畫反而需要更大的勇氣。但我想,終究沒有人能夠永遠做櫥窗里靜止的完美模特,可至少我們都可以在生活的長鏡頭中坦然對自己微笑、與歲月相擁。
責任編輯:溫翠玲
往年收到親子照底片時,我都會習慣性地打開修圖軟件——法令紋太深了,要淡一點;毛孔痘坑太明顯,磨個皮吧;腿真夠粗的,來個瘦腿。幾番折騰下來,觀感勉強令人滿意,我才會把它們做成視頻相冊發給家人。至于發到朋友圈的圖?那必須是影樓精修版。
然而,今年當我把第一張底片導入修圖軟件后,我愣是看了好一會兒都沒點擊屏幕。照片上的視覺噪點就像體檢報告上的加號一樣,每年只增不減——本就不緊致的皮膚一笑起來細紋更多,比去年更圓潤的臉頰讓眼睛愈發顯小,手臂明明沒有很多“拜拜肉”,卻還是讓整個人透出些虎背熊腰之感……怎么看怎么不及格。
可就是面對照片中這樣的自己,我的心底竟然浮出了一句:“這樣……也還行吧?”
這個念頭可把我嚇了一跳,禁不住捫心自問:“你哪來的勇氣覺得還行?”
拋出這個問題后,我不由得審視起自己來。
似乎,對于容貌,我從小就有一種自卑感。童年時讀到故事里的女主角總是綺麗明艷、傾國傾城,看到影視作品和廣告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