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小說,開始流行長篇歷史題材?
2010年,劉慈欣給錢莉芳的題簽中專門寫道:“是你使我確立了對科幻長篇的信心?!?br />
想要寫好歷史科幻小說,卻并不容易。
責任編輯:劉悠翔
撒馬爾罕的雷吉斯坦廣場,位于古絲綢之路上的歷史地標。視覺中國丨圖
根據《舊唐書·西戎》記載:康國(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地區)在隋煬帝時期通過聯姻成為西突厥屬國。唐高祖武德十年,康國首次向唐朝進貢名馬;唐太宗貞觀九年又進獻獅子,太宗命虞世南作賦嘉獎,此后每年定期朝貢;貞觀十一年再獻金桃、銀桃,太宗下詔將其移植至皇家園林種植。
千年之后的漢學家薛愛華,從這段記載中看到了唐代中外文化與物質交流的吉光片羽,并最終寫就了《撒馬爾罕的金桃——唐代舶來品研究》這部西方漢學名著。
到了科幻作家楊晚晴筆下,“金桃”成為了可以賦予機械傀儡真正智能的頂級算法。對于金桃的爭奪,也成為了唐朝與大食之間大國博弈的核心一環。在大唐境內和西域諸國之間,有著堪比互聯網的鏡塔系統以光來傳遞即時信息。而在長安城內,更是密布著用來收集和分析信息的復雜網絡。
這一切,都讓《金桃》這部以唐朝為背景的歷史科幻小說,看上去就像是當下的故事。近年來,《七國銀河》《天啟》《新新日報館》《小鎮奇談》等長篇歷史科幻小說紛紛涌現。其實,在一百多年的中國科幻小說史上,這樣的小說還很新。
歷史與科幻,曲折的結合
一些國內原創的歷史題材科幻長篇小說書影(《天意》《金桃》《七國銀河》《新新日報館》《小鎮奇談》《天啟》)。資料圖
當魯迅和梁啟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