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農藥,化學品三公約大會熱議舊衣廢電池

這次大會最受關注的決定之一,是將農藥毒死蜱列入了全球淘汰清單。

歐盟代表團提到,很多發達國家出口到非洲、東南亞的“二手衣物”,不少是穿不了的垃圾,對當地環境造成了不小的負擔。與其說是援助,不如說是“變相傾倒”。

責任編輯:汪韜

三公約締約方大會主會場。肖瑩佳/攝

三公約締約方大會主會場。肖瑩佳/攝

當地時間2025年4月28日至5月9日,《巴塞爾公約》《鹿特丹公約》和《斯德哥爾摩公約》締約方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作為全球危險化學品和廢物管理的三大國際公約(以下簡稱化學品三公約)最高決策機制,每兩年一度的此類大會,都是一次關于環境與健康、經濟與發展的全球對話。

這次大會在多個重要議題上取得實質進展,比如管控農藥毒死蜱、討論舊衣廢電池的管理。也出現了不少爭議和妥協,部分環保組織批評豁免條款太多、發展中國家受限于資金支持不到位,而一些關鍵問題也因為分歧被暫時擱置。

新增與豁免

這次大會最受關注的決定之一,是將農藥毒死蜱列入了全球淘汰清單,即《斯德哥爾摩公約》的附件A。

毒死蜱是一種常見的殺蟲劑,研究發現,它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毒性,可能對兒童神經系統發育造成影響,還可能增加癌癥風險。自2016年底,中國就禁止毒死蜱在蔬菜上使用。

《斯德哥爾摩公約》是為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危害,列入附件A意味著各國要逐步停止生產和使用毒死蜱。

雖然大多數國家支持禁用,但印度提出強烈反對,理由是本國農業對毒死蜱依賴較高,尤其是糧食作物。如果馬上禁用,由于缺乏替代品,可能影響糧食安全。與此同時,喀麥隆、肯尼亞、贊比亞等國家也提出在特定用途上暫時保留使用的要求,比如棉花害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