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生:意外的告別式 | 局外
否認或認為可以戰勝命運的努力,曾經為我們打造出一個絕對正確的想象世界,從生命中切下一小塊就全心投入,緊抓住自己優于其他生物的幻覺,到頭來遇到死亡時只是假裝鎮定,就像草原上一群水牛,當同伴被獵殺倒下時,仍可安詳進食。
或許只能擁抱住早已注定的明天,因為我沒有那一小塊所謂的正確人生需要我趕回去修護,不讓被死亡踩踏過的圍籬留下痕跡。每當回想起告別式的始末,感覺像是冥冥之中,父親為我安排的一堂生死課。
責任編輯:邢人儼
我跟父親共同的最后記憶。視覺中國|圖
同樣的事不會發生兩次。
因此,很遺憾的
我們未經排練便出生,
也將無機會排練死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辛波絲卡 《不會發生兩次》
父母皆往生的那一天,不論自己是否已成家立業或兒孫繞膝,那種頓然的失落都會讓人想起孤兒二字。
朋友年少時曾跟我說起他的祖母告別式,結束時聽到他父親跟母親說,我現在是個孤兒了。當年的他說起這事時滿是訝異,不相信這樣的話會出自向來嚴肅的父親的口中。
他當年不懂,現在應該懂得了。不是小時候卡通片里的小甜甜小蜜蜂那種孤兒。當自己身上的骨血與基因來處,就此歸于空寂八方,此后不再是誰家的子女,沒有人再記得你出生時的模樣,這樣的存在總讓人一時之間會陷入空轉的謬覺,人生一場是所為何來?
更不用說,那些大半輩子在父母生前想說而說不出口的話語。
雙親中先走的那一位,留在最后記憶里的畫面,免不了是尚不懂緣盡二字況味的子女圍在病床前七嘴八舌,這個說“來來給阿媽(公)看你畫的卡片”,那邊那個喊“我還有事先走一步”,每個人多少還心存僥幸。況且與病人之間還有那一道堤防,驚濤駭浪總還有另一位家長會幫忙擋著,即將喪偶的那位仿佛才是真正的當事人,子女都還只是子女,不是孤兒。
母親過世時,父親全權處理后事的一切,我自覺沒有插嘴的余地。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告別式前幾天才從美國趕回來的哥哥,在看到大體從冰柜中推出時小聲地喃喃了一句:怎么這么瘦?
他沒有看到母親癌末奄奄一息的過程,記得的還是幾年前見面時健康的母親。如果說,沒有人會再記得自己的出生是件惆悵又悲傷的事,那么兩次都作為父母臨終時身邊唯一的孩子,我只能說,也許我更接近如何排練自己的死亡。
我不想散布無稽之談,也對靈魂或前世來生沒有研究。但父母的離世,兩次經驗都讓我開始懷疑,生死之間的暗號是否存在。
記得那個九月,我才因9·11恐怖襲擊受困于阿拉斯加數日后終于返回臺灣,回家第二天母親就忙不迭地跟我獻寶,她買了一臺當年還很新式的V8 錄像機。
我在制作影片,母親說,把相簿中的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