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像開盲盒”:都市獨居青年,收留陌生人住宿
一位南京市民愿意貢獻獨居房間,是因為刷到網友情緒崩潰的帖子,“說住的地方都找不到,有了輕生的念頭”。
黃珍在上海的小屋,來來往往住過29個女孩?!拔也皇菃畏矫娓冻龊芏?,她們也有給予?!?br />
“特別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鞭o職后,曹滕之在杭州偏僻地帶租下三室一廳,對外招攬“沙發客”。
她不再鼓勵大家成為“沙發主”?!昂ε乱鸩缓玫男Х?,女生看到我的事情,更輕易相信陌生人?!?/blockquote>責任編輯:譚暢
一日凌晨,黃珍跟留宿女孩一起看吃播視頻。受訪者供圖
2025年5月7日凌晨,黃珍還在公司門口興奮地講述她與一群女孩的故事,那都是她曾經的住客,她記得每一個名字。
在上海,30歲的她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那屋不大,30平方米左右,帶一個小小的陽臺,可以在上面擺張小桌,吃飯時抬頭看看夕陽和主街道的梧桐樹。
自2024年11月起,她在社交平臺上發起收留陌生人免費住宿的帖子。她把用心打理的獨居空間對外共享,提供干凈被褥,允許女性陌生人在緊挨床邊的綠色地毯上過夜。
過去半年,小屋來來往往住過29個女孩。黃珍說,這段公眾眼里需要有勇氣的冒險舉動,實際上美好又神奇,“沒有一次不好的回憶”。
她的靈感來源于在歐美盛行的“沙發客”文化,指旅游者到異地旅行時睡當地人家里的沙發,也通過這種免費住宿的機會,對當地文化有更全面的認識和更深層次的體驗。提供住宿的人,被稱為“沙發主”。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發現,像黃珍這樣對外提供免費住宿的獨居年輕人并不少見。他們大多出于善意,想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也期望在這樣的互動中結識“有趣的靈魂”。
“溫暖的傳遞”
在黃珍家的玄關處,有一面色彩斑斕的留言墻,上面是住客們留下的痕跡——手寫的便利貼。其中有對黃珍和這間小屋表達感激與喜歡的內容,有對生活的感悟和俏皮的告別語,也有暖心提醒下一位住客的注意事項?!八齻儠粝乱恍┰?,讓下一個住客看見,她們之間也完成了溫暖的傳遞?!?/p>
2024年冬天,一個住過的女孩給她的便簽噴上香水,上面寫道:“我們會在路上再相遇的?!币灿信忘S珍研究閑置的咖啡機,手寫了一份詳細的咖啡機使用步驟說明,希望下一位住客能夠在黃珍家享受一杯咖啡的時間。
“其實來我家入住的女生,不是都有經濟困難,也有比我生活狀態更好的?!秉S珍說,住客主要有三類女生:有來上海旅游想體驗“沙發客”文化的,有剛畢業來上海找工作的,還有因生活窘迫尋求臨時歇腳地的。
一位28歲的單親媽媽,帶著幾百元來上海找工作,每天找便宜的飯裹腹,住青年旅社,還得寄幾百元給家里的孩子用,實在難以為繼。
她問黃珍,能否提供幾天時間,這樣能省一兩百元。黃珍同意了,“我覺得自己還沒長大,她都已經是個單親媽媽了?!?/p>
女生住進來頭兩天,兩人總說不上話。黃珍從事廣告業,經常加班,等回到家對方已經在地毯上睡著了,次日早晨6點,女生早早出門去一處展覽中心做日結兼職。
女生走時留下一張便簽,語氣并不哀怨,而是暢想未來也擁有一間房子,為陌生人提供免費住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