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首場)成功舉辦
5月13日,由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主辦的“2025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首場)”在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成功舉辦,市內外軌道交通、機器人、激光裝備共計100余家參加活動?;顒右浴爸擒墴o界 蓉合共生——從業務痛點到跨界突圍”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激光技術、智能機器人等硬科技產品與軌道交通產業的深度融合,助力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打造裝備制造萬億級產業集群注入新動能。
政策與技術交響,需求與供給共振
近年來,成都軌道交通產業搶抓制造強國、交通強國、國家重大鐵路工程建設等戰略機遇,已初步形成集科技研發、勘察設計、工程建設、裝備制造、運維服務于一體的全鏈條發展格局,全產業鏈營收超4400億元,正加速創新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與人工智能、機器人、激光等產業深入融合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和產業新的增長點。
活動中,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中車成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成都中車長客軌道車輛有限公司發布技術需求及場景清單,為產業下一步發展指出方向,成為跨界融合的“助推器”。
科技賦能,點亮軌道未來
在“技術點亮軌道”重點產品推介環節,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四川國軟科技集團(成都具身機器人)、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成都軌道交通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東駿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邁銳捷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共7家企業展示創新成果,現場互動熱烈,優質產品與技術獲得參會企業的關注。
跨界思維碰撞,重塑產業生態
圓桌論壇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國鐵川藏科創中心(成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天運、西南交通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執行院長支錦亦、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地鐵院副總工程師張開波、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副總經理陳洋、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總監鄭慧明、成都邁銳捷激光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總監張志宇齊聚,圍繞“新技術如何破解傳統軌道行業痛點?”、“跨界融合中,如何實現‘技術-場景-產業’”的閉環?”、“在‘軌道上的都市圈’藍圖下,成都的下一個增長極在哪里?”等展開深度探討。企業、專家們均認為,單點技術突破需與生態協同并進,通過跨界融合打通技術鏈與產業鏈,方能實現從實驗室到工程場景的跨越式發展。
自由交流環節,與會企業代表紛紛表示:“此次活動為技術對接、生態共建提供了高效平臺,今日的思維碰撞,是成都軌道交通產業跨界融合的起點,后續將全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動成都軌道交通產業邁向新高度?!?/p>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