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破產需防道德風險
個人破產,不能成為惡意逃廢債務的途徑。有些人借了一大筆錢后揮霍一空,甚至藏匿轉移資產,有些人收入并不算太低,債務也不算太多,卻想靠個人破產免除債務,維持個人更高的生活水準。如果允許這些人破產,會鼓勵更多人借債、逃債,形成巨大的道德風險。
責任編輯:李焱鑫
近日,兩條個人破產申請信息沖上社交媒體熱搜。一是“退休夫婦月入1.2萬元負債1.2億申請破產”(詳見報道《退休夫妻月入1萬多負債超1億,巨債何來?能否免除?》),另一條是“女子月薪4700負債2544萬申請破產”。公眾關注的焦點,一是個人還可以申請破產,二是收入不高但負債極高,這些債務是怎么回事。
在全國層面,中國只有公司破產,沒有個人破產制度,理論上個人需要對其債務承擔無限責任。但深圳2020年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