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成都高新造”量子芯片發布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天府絳溪實驗室量子互聯網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周強發布全球首個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這是中國科學家在量子科技領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周強表示,作為量子互聯網的“心臟”,量子光源芯片將為未來構建量子級別的互聯網防護體系奠定基礎。此次發布的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等量子產品有望在2026年實現多場景技術驗證。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聯網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點亮“量子房間”的“量子燈泡”,讓聯網用戶擁有進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何為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聯網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點亮“量子房間”的“量子燈泡”,讓聯網用戶擁有進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攻克了高質量氮化鎵晶體薄膜生長、波導側壁與表面散射損耗等技術難題,在國際上首次運用了氮化鎵材料,使芯片在輸出波長范圍等關鍵指標上取得突破,輸出波長范圍從25.6納米增加到100納米,并可朝著單片集成發展。
周強介紹機器狗托盤里的全球首個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
中國量子科技再添“芯”動力
“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可以通俗地理解成量子互聯網的‘心臟’。就像現在互聯網需要服務器和光纖來傳輸數據,量子互聯網也需要量子光源來產生和傳遞量子信息。而我們的芯片,就是量子信息網絡的‘心臟’,為整個系統提供信息源泉?!敝軓娊淌谡f。
傳統互聯網主要依賴數學加密算法保障安全,而量子光源芯片帶來的物理加密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傲孔硬豢煽寺⌒源_保了任何試圖竊聽或篡改傳輸信息的行為,都會被立即發現”,周強教授進一步解釋稱,“這就好比給信息傳輸加上了‘量子盾牌’,為信息安全構建起最高級別的防護體系?!?/p>
展望未來的應用場景,周強教授表示,在量子通信層面,其特有的物理屬性可將信息安全等級提升至量子維度,為金融、政務等敏感數據傳輸構筑“量子護城河”;在算力支撐方面,氮化鎵材料中蘊含的量子資源使芯片能承載更復雜的量子算法,為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的算力瓶頸提供破局可能。
據他透露,包括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在內的量子產品有望在2026年實現多場景技術驗證。
“構建量子互聯網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敝軓姳硎?,這項革新將從通信傳輸、計算能力、傳感精度三個維度對現有互聯網進行系統性升級。
他特別指出,正如人工智能發展依賴通信、算力、傳感三大基礎架構,量子互聯網將在每個環節實現技術迭代——量子通信確保信息安全,量子計算突破算力瓶頸,量子傳感提升信息獲取精度,形成三位一體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從“書架”走向“貨架”
在天府絳溪實驗室,周強教授帶領研究團隊在量子科技領域不斷探索,許多科研成果已經進入示范應用階段。
“讓量子科技成果‘上書架’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上貨架’?!?/span>據周強介紹,其團隊研發由鈮酸鋰材料制作而成的量子光源,已批量應用在“銀杏一號”量子互聯網實驗系統中,憑借其經濟、實用的優勢,獲得2024年國際光子大會金獎;而另一款新近研制成功的量子光源器件,更是可以實現加電直接輸出量子糾纏光子對的功能,體積更小巧、性能更可靠。
“未來,將會有更多產品用在‘量仔’(機器狗)身上?!敝軓娬f,團隊正在開發具有“量子視覺”“量子算力”的量子增強無人集群裝備,不斷擴大新產品的應用場景。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