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信諾:超越規模追求 踏上新增長曲線
保險業新“國十條”提出樹立正確的經營觀、業績觀和風險觀,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規模向以價值和效益為中心轉變。規模追求的時代已經過去。
過去30年來,面對高企的利率、高漲的資本市場、蓬勃的需求,壽險業狂飆突進,迅速做大成為諸多壽險公司的追求。粗放型增長方式一度盛行,價格戰、傭金戰日趨激烈,倒逼負債成本不斷攀升。
今天壽險業進入一個新周期。在低利率環境下,投資收益不斷下滑,倒逼負債成本降低,原有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行業要走出規模追求的路徑依賴,從規模思維轉向結構思維。
就像是成年人更懂如何在欲望與理性之間找到支點。不盲目追求大魚大肉帶來的一時滿足,而是著眼于長遠健康。評價一家壽險公司的發展,不能只看規模,更要看結構,看那些未來增長引擎業務的比重。
如何走出規模追求的窠臼,尋找新增長曲線?招商信諾是一個典型案例。三年來,這家公司堅決轉型,逐漸停售固收類增額終身壽險,讓分紅險成為基盤,堅決推進大健康戰略。從風險共擔,到三差平衡,到“保險+服務”,到大健康戰略,招商信諾正摒棄保費情結,踏上新增長曲線。
從固定收益到浮動收益:走出利差損
轉型周期的代表性標志是低利率時代的到來。當前低利率下的利差損風險,給壽險公司的經營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長期利率的中樞呈現下降的趨勢。低利率時代對壽險業影響深遠。從海外經驗來看,在低利率下,壽險公司的投資收益大幅度下滑,潛在利差損風險顯著增加。伴隨的是公司的巨額虧損和凈資產的大幅縮水,自身生存遇到嚴峻考驗,這段時期堪稱壽險公司的冰河世紀。
多年來, 隨著存款利率逐年下行、資管新規發布,理財產品的剛兌被打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青睞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在這種形勢下,行業逐漸形成以增額終身壽險為主的產品結構。很多壽險公司銷售了大量傳統型增額終身壽險,定價利率不斷上升,現金價值不斷升高,最終形成了路徑依賴。
隨著利率的不斷下行,利差損風險不斷聚積,增額終身壽險的火爆開始成為雙刃劍,資產負債匹配成為行業的突出問題,出現賣得越多、風險越大、賠得越多的問題。給公司的投資端、凈資產帶來巨大壓力。轉型成為壽險公司的必答題。
保險業新“國十條”提出,推進產品轉型升級,支持浮動收益型保險發展。浮動收益型保險能夠有效實現壽險公司和客戶的風險共擔,顯著降低利差損風險,幫助壽險公司穿越周期。
有鑒于此,招商信諾積極繼續推動產品結構轉型,主動放棄保費高、利率高的固收類產品,全面轉向浮動利率產品。2021年至2024年,銀保渠道期繳分紅險的業務占比從6%提升至70%,高于大部分銀行系險企,位居壽險行業第一梯隊。
抓住了分紅險就開啟了穿越周期的第一把鑰匙。面對利率的不斷下行,招商信諾已經可以從容地面對,也為公司向大健康戰略轉型奠定了基礎。
從利差依賴到三差平衡:回歸壽險競爭力
從根本上,壽險公司要走出利差損風險,還要擺脫利差依賴,尋求三差平衡之路。沉積已久的利差依賴造成壽險公司與其他金融企業的同質化競爭,荒廢了壽險業核心的風險管理能力,依托這個能力的純保障型產品才是壽險公司的星辰大海。
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導致日本壽險行業出現嚴重的利差損,投資收益隨著資本市場的疲軟而快速下降,保險公司尋求具有穩定死差益貢獻的業務增長,開始積極向保障型產品轉型。日本健康險和長護險等保障類業務的占比由1995年的12%升至2014年的34%。
這些年來,在規模追求下,國內的壽險公司高度依賴于儲蓄型產品的經營,逐漸形成了利差依賴。隨著利率的下行、資產荒的持續、股市的頻繁波動三個周期的疊加,壽險業的利差進入一個下行的階段,要走出這個階段,需要走向三差平衡之路,發展純保障型產品。
戰略要聚焦,健康險成為招商信諾管理層關注的重點。作為一個純保障型保險,目前國內健康險的規模已接近萬億大關,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速,以及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行業普遍預計,未來健康保險和健康服務將迎來快速發展。
看到這一點,招商信諾堅決將健康險作為主攻方向,重新打磨了“四大基石”的能力,包括整合“大運營”體系以提高健康險運營的能力、提升科技敏捷響應細碎復雜健康險的能力、打造特色創新的健康產品開發能力、培養人才隊伍“大健康特質”的能力。
到2024年,招商信諾健康保險產品占在售產品的61%,健康險的保費收入在全公司保費中的占比也逐年提升,其中,2025年一季度健康保障類的業務同比上升28%。
2025年,招商信諾發布的新三年戰略規劃提出圍繞大健康轉型,業務目標和資源支持將全面傾向健康類業務。
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招商信諾已經主動停售了固收型儲蓄險及躉交類資源型產品,對分紅型產品進行限額銷售,主推件均較低、銷售難度高、產品形態復雜的健康險。健康險保費不比儲蓄險,件均很低,對保費的壓力很大,要想向健康險轉型,短期內必然要犧牲保費規模。從“主推”等關鍵詞中看得出招商信諾的決心。
在健康險中,招商信諾將核心發力點放到了中高端醫療險。這是基于市場需求和自身核心能力的考量。
從市場需求來看,國家頻繁釋放政策引導,加強商業保險與醫保的銜接,給醫療險發展創造空間。DRG 改革后,普通百萬醫療險受影響較大。中高端醫療險受影響較小,對有更高醫療保障需求的人群吸引力有所增加。而且中高端醫療險市場潛力較大,且客戶群體相對穩定,這些消費者通常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和保險意識。
這個選擇也基于招商信諾對自身核心優勢的思考。中方股東招商銀行擁有優質的渠道和客群,外方股東信諾集團則擁有百年經驗及豐富的全球醫療資源,而且招商信諾是國內開展高端醫療險業務的首批保司,目前市場份額已超30%,穩居行業前列,成為高端醫療險的特色名片,其全資健康管理子公司搭建了國內“百城千家萬店”的醫療網絡。招商信諾自2009年推出并一直不斷豐富的醇享、醇悅系列高端產品,在高端醫療險市場牢牢占據市場前列。這種長期沉淀的經驗是難以被快速復制的核心優勢。
想明白了這些,招商信諾抓住醫改機遇,在中高端醫療險方面全面打造一整套產品和服務體系。
招商信諾以高端醫療險為標桿,通過“自上而下”的策略將高端資源普惠化,通過資源復用,將高端醫療險的服務流程標準化后應用于中端產品,陸續推出智惠人生、悅健康1號等多款中端醫療險產品,除了涵蓋醫保目錄,還能覆蓋特需部、國際部、進口藥械及創新療法,以高性價比滿足新中產和職場青年的品質醫療需求。它同時構建了“高端—中端—基礎”三級產品體系。
中高端醫療險領域入局者很多,大公司更是強有力的競爭者。作為一家中型公司,如何構建自己難以復制的核心能力?招商信諾將重點放在了健康管理服務的打造上。招商信諾樹立了自己的“健康險+服務”戰略,稱之為大健康戰略。
從健康險到大健康:構建差異化優勢
傳統的健康險經營往往側重于公司的產品設計能力、精算能力和風控能力。招商信諾認為,要想做好健康險,離不開健康管理服務體系的打造。
2025年,招商信諾發布2025-2027三年戰略規劃,新三年戰略規劃的核心調整點均圍繞大健康轉型,業務目標和資源支持將全面傾向健康類業務。健康管理服務體系的打造成為重中之重。
在大健康戰略支撐下,招商信諾不斷深化健康管理服務的布局。繼2017年自建健康管理公司之后,2024年招商信諾再獲“小諾健康”互聯網醫院牌照。公司大力構建全球直付網絡,2024年直付網絡服務的客戶達30.95萬人次,復旦百強醫院直付網絡的覆蓋率高達65%,美國直付醫療機構超180萬家。公司還聚焦十大產品,打造“3個直通1個管家”四大健康增值特色服務,及時響應逾130萬客戶的健康管理及品質醫療需求。
在未來,健康管理服務甚至可能獨立成為公司的業務來源,成為公司發展的又一新曲線。
在持續的轉型下,招商信諾2024年的保險業務收入攀升至414.83億元,同比增長19.74%;新業務價值達到20.4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凈利潤5.59億元,同比大增31.52%。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27%,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保持145%,較2023年雙雙提升。
招商信諾通過不斷轉型的案例告訴我們:堅持價值成長,做難而正確的事,才是壽險公司的立身之本。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