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照護為什么這么難?:讓失智癥照護進入公共議題

編者按:

2024年,北京大學教授胡泳照護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母親的經歷被媒體報道,在社交網絡成為熱點。高齡失能老人照護,并不是胡泳教授一個人要面對的問題。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高齡失能老人需要照護,這也成為整個社會不得不面對的重大課題。

家庭照護是中國老年人照護的主要方式,家庭照護也存在很多亟須解決的問題。南方周末特邀胡泳教授撰寫系列文章,以親身經歷和學理思考,探討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護為什么這么難。

本文是系列文章的第十二篇。
阿爾茨海默病已經從一種“私人困擾”成為一個公共問題?;疾∪藬档凝嫶?,以及隨著病程進展,患者及其支持系統所需服務種類的不斷變化,使得失智癥照護已步入公共議題的范疇。

責任編輯:辛省志

“世紀病”:一個不容忽視的重大社會問題

在《記憶的重量》這本深度探索失智癥、衰老和死亡的作品中,記者尼奇·杰勒德(Nicci Gerrard)把失智癥稱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瘟疫,它也是“世紀病”。后面這個說法出自著名科學作家兼醫生劉易斯·托馬斯(Lewis Thomas),因為“在所有20世紀的健康問題中,這一個是最糟糕的”。這凸顯了阿爾茨海默病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尤其是對大腦功能的破壞,以及對患者及其家人生活所造成的巨大挑戰。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共有5700萬失智癥患者,其中60%以上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每年新增近1000萬病例。失智癥目前是第七大死因,也是造成全球老年人能力喪失和依賴他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9年,失智癥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達1.3萬億美元,其中約50%的費用涉及非正式護理人員(例如家庭成員和親密朋友)提供的護理,他們平均每天提供5小時的護理和監督。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另一個數據,失智癥患者人數預計將從2019年的5500萬增加到2050年的1.39億。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發布的《2023 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顯示,預計到2030年,失智癥相關的費用也將增加一倍以上,從2019年的每年1.3萬億美元增加到2.8萬億美元。

根據《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24》,中國現存的失智癥患病人數近1700萬,占全球患者總人數近三成。其中最常見的是阿爾茨海默病型失智癥。這一類型的失智癥雖然最普遍,但篩查率、診斷率和治療率都偏低。近30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阿爾茨海默病在中國的發生率、發病率和死亡率穩步上升,目前已成為城鄉居民的第五大死因。據《中華老年醫學》雜志預計,到2050年,失智癥患者的數量可能超過5000萬。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耿道穎教授發表的研究論文指出,近30年來,中國的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癡呆癥(ADD)發病率飆升300%,中國是世界上ADD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之一,中國ADD疾病負擔高于大多數國家,且增長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

面對這個重大的社會問題,2025年初,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起草,聯合14個部門印發了《應對老年期癡呆國家行動計劃(2024年至2030年)》,要求在2030年前基本建立中國老年期癡呆預防、篩查、診療、康復、照護綜合連續防控體系,有效控制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

在美國,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