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閑話腔
閑話也是中國文學的傳統文體,文人要玩的話,還是讓性情雅致、筆墨瀟散如阿城者來弄弄吧,學囊羞澀的淺人,心里閑不住的“緊人”,離它遠點為好
責任編輯:劉小磊
■望文號脈
讀阿城小冊子《閑話閑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見他多處涉及腔調。有意思的是,阿城把“腔調”當成藝術奸細來對待,每次提及,輒伴以一頓筆墨老拳,即使面對自己也不例外。“我好讀閑書和閑讀書,”他自嘲道,“可現在有不少‘閑書腔’和‘閑讀腔’,搞得人閑也不是,不閑也不是,只好空坐抽煙。”關于“腔調”,阿城的觀點可以概括為:做什么,但不能有什么。比如寫小說不能有“小說腔”,尋根小說不能有“尋根腔”,翻譯不能有“翻譯腔”。
阿城喜歡張岱,自承小說《棋王》的意象與“張岱的一些筆記”“相通”,由此我不妨猜測,阿城此類見解,亦與張岱有染。張岱有篇《祭祁文載文》,依據所謂“香在未煙,茶在無味”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