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時節|山水圖軸
文物里的時節|山水圖軸
小滿時節,暑氣在蟬鳴中悄然漲潮。夏日里,冷色調的青綠山水,最宜清涼解暑。推開雕花木窗,只見遠山在云霧中暈染開層層碧色,江水在山石間織就一匹流動的翠綢。這般消夏意趣,恰與廣東省博物館珍藏的吳石仙《山水圖軸》遙相呼應:畫家以夏天青綠的景色為主打,文士坐于屋舍窗前,靜靜欣賞“溪添半篙綠,山可一窗青”的恬靜愜意。遠近兩名漁夫正撐桿劃船,與流動的江水將觀畫者的注意力引向遠方浩渺的意境之中,思緒與煩熱似乎也隨之消散。
山水圖軸
年代:近代
作者:吳石仙
質地:紙本設色
尺寸:134.5厘米×66厘米
畫家在傳統山水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方繪畫的焦點透視和技法。不同于傳統技法中的平涂,畫家通過設色的變化,將處于陽面的石頭設色較淺、薄,從而突出了石頭的立體感。
吳石仙(1845—1916),名慶云,字石仙,號潑墨道人,上元(今江蘇南京)人。曾留學日本,歸國后活躍于上海畫壇,其山水兼得中西之法,“墨暈淋漓,煙云生動,峰巒林壑,陰陽向背,皆能渲染入微”,當時尤得滬上粵商喜愛。
南方周末
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
廣東省博物館聯合出品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