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棺:古巴蜀人水中成仙的交通工具
春秋戰國時期的巴蜀文化中,船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種巫師駕駛的“高科技”神器。通過這個神器,蜀王和各路大哥們,死后模擬在水中漂流,并在巫師的幫助下,就能復活或者成仙。
責任編輯:辛省志
春秋戰國時期的古蜀國,上到蜀王,下到平民,都熱愛船棺葬,就是把棺材做成船的造型,死后躺在里面。比如成都商業街船棺墓,就埋著春秋晚期的蜀王,或蜀王家族的這幫人。里面那些大船棺,是用一整棵大的金絲楠木,中間挖空,再加工成船的造型,船頭翹起。一號、二號大船棺里面,還隨葬著漆大鼓和各種畫著龍的漆家具。漆器比銅器還珍貴,船棺里面這么多畫著龍的漆器,應該是蜀王和貴族老爺們用的。
成都商業街大墓大船棺發掘現場。作者供圖
成都商業街大船棺墓出土的高等級漆器。作者供圖
但是古蜀人也不是一開始就玩船棺的,三星堆就沒有這東西。船棺在巴蜀的流行,要晚到春秋戰國時期了,這個時期也就是古蜀歷史上最后一個朝代“開明”王朝。建立這個王朝的酋長,一開場就以能在水中復活、堪稱詐尸表演的造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蜀王本紀》說,酋長鱉令(或叫鱉靈)死后,他的尸體在長江上漂流,居然逆流而上,漂到了成都,然后發生了驚悚的尸體復活。當時蜀王寶座,還是杜宇部落的酋長在位,親切地接見了這位據說是治(詐)水(尸)專家的鱉令先生。(《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八引《蜀王本紀》:“荊有一人,名鱉靈,其尸亡去,荊人求之不得。鱉靈尸至蜀,復生,蜀王以為相?!薄逗鬂h書·張衡列傳》李賢注引《蜀王本紀》:“荊人鱉令死,其尸流亡,隨江水上至成都,見蜀王杜宇,杜宇立以為相?!?/span>)
從這個死而復活的奇異故事里面,能看出鱉令這個部族,尤其是部族酋長,水性特別好,而且能在江水中復活。聯系到鱉令部族建立的開明王朝,特別流行船棺葬,那就能推斷,這種在水中的死亡和復活,很可能是通過坐船來完成的。鱉令的尸體或者靈魂在江上漂流,也是借助了船。船棺,象征的就是這樣一種鬼神和宗教的交通工具。
開明王朝蜀人擅長造船
三星堆的時候,蜀人好像和造船的關系不那么密切。但是到了春秋戰國的開明王朝時期,蜀人變得特別能造船,而且給中原地區的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又能造大船,而且船的質量還特別高。其中還有一些另類和神奇的船,比如蜀王專門坐的“鸚鵡舟”之類。
《蜀王本紀》就說,蜀王有私家豪華游輪“鸚鵡舟”。到了秦國統治巴蜀以后,居然能夠從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