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廣東生態環境廳:“十五五”,廣東環保怎么干?
近期省生態環境廳將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及相關機構開展深入調研,謀劃推進一批零碳園區試點。
在確保人居風險可控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的前提下,為市場主體松綁減負,推動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提質增效,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粵港澳大灣區美麗中國先行區為引領,分級分類打造一系列美麗廣東建設示范樣板。
責任編輯:曹海東
廣州磨碟沙公園,春季盛放的黃花風鈴木吸引市民游客前來觀光打卡。南方周末記者馮飛|攝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創有記錄以來最好水平;PM2.5濃度連續5年優于世界衛生組織過渡期第二階段目標值;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3.2%,年均水質類別全部達到Ⅳ類及以上,達有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表示,廣東注重推動制造業綠色化、低碳化轉型,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整體提升,不斷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含綠量”,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更加鮮明,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廣東模式”獲生態環境部高度肯定。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謀篇布局之年。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指出,下一階段廣東的生態環保工作,將以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牽引創建美麗中國先行區,以人民群眾的生態獲得感為主線,依托科技創新與區域聯動,構建智慧、高效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謀劃推進一批零碳園區試點
南方周末:“零碳園區”“零碳工廠”寫入中央和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目前廣東在低碳、零碳園區建設方面進展如何?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十二五”以來,廣東省先后被列為首批國家低碳省試點、全國七個碳排放交易試點之一,深圳、廣州、中山分別被確定為第一、二、三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在全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發揮了重要先鋒模范作用。
2017年,基于省內低碳試點工作基礎、涵蓋多領域低碳技術成果,開展在制定評價范圍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逐步趨近于零并最終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綜合性示范工程(廣東省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初步探索“零碳”發展模式。2021年,省生態環境廳選取了韶關市、深圳前海合作區等地開展第一批碳中和試點示范市(區)建設,各試點地區為“零碳園區”建設提供堅實基礎和經驗借鑒。
南方周末:接下來還將如何支持“零碳園區”“零碳工廠”建設?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我們將于近期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及相關機構開展深入調研,了解我省園區綠色低碳發展現狀、零碳園區建設基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