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雪碧偷干了可口可樂不敢做的事,90后童年憶碎了
責任編輯:劉韻珊
(IC photo/ 圖)
近期,雪碧的配方調整引發爭議。
然而,早在2019年,雪碧為了降低熱量、優化口感,已將部分白砂糖替換為果葡糖漿,并引入蔗糖素、安賽蜜等代糖成分。雖然這些年陸陸續續有消費者發現雪碧味道變了,但最近才引發輿論的廣泛討論。
在飲料市場的另一端,可口可樂經典款數十年維持配方穩定。健康化浪潮持續沖擊飲品行業,配方迭代不僅是簡單的技術問題,也是關乎品牌存續的戰略命題。作為消費者,你是優選“低糖”還是“童年老味道”?
(IC photo/ 圖)
雪碧悄悄改配方
雪碧的誕生,是一場商戰的結果。
1961年,可口可樂公司為了對抗當時火爆的七喜,推出了這款檸檬味汽水。它的前身是1959年可口可樂德國分公司研發的“檸檬味芬達”,之后可口可樂重新包裝,取名“Sprite”——這個名字原本是可口可樂廣告中一個活潑的小精靈形象,暗示著清爽活潑的品牌調性。
1970年代末,雪碧以“是必利”(Sprite的音譯)的名字登陸香港市場,但這個名字既拗口又缺乏聯想,消費者并不買賬,導致它銷量慘淡??煽诳蓸愤@才意識到,光靠音譯不行,得找個能讓中國人一聽就“透心涼”的名字。
之后,可口可樂把名字改成了“雪碧”:“雪”讓人聯想到冰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