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100年前的上海洋房
1930年代的老房梁與當代藝術的能量在此碰撞,紅磚的褶皺里編織著跨越世紀的對話
責任編輯:楊靜茹
靜安別墅展覽的客廳部分,堆放著老物件和由不同藝術家創作的有關上海的藝術品 圖/本刊記者孫凌宇
站在南京西路1025弄內這幢老洋房門口,一切還顯得平平無奇。推開木門,沿著百年前的雕花木樓梯拾階而上,抵達終點時如同完成了時光穿梭,回到了100年前的滬上客廳。
黑色的老式手搖電話泛著輕微光澤,一旁是裝裱起來的《良友》畫報;精致雕花的玻璃罐拎著像是油燈,仔細看才知道是當年用來裝方糖的玻璃器皿,那時為了彰顯物質的優越,講究的人都會在喝咖啡時放上幾塊,以表派頭;影印的《上海老城廂繁華圖卷》與當代畫家耗時數年完成的鋼筆畫《上海濱江長卷》交疊著置于長桌上;從張園收來的老屏風上貼著記錄弄堂生活的黑白照片……客廳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像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