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時尚不能當飯吃

美國人堅持,如果不能給出明確的科學證據,如果發展中國家不承諾減排,美國就不會承擔這些代價昂貴的義務。他們說,“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不是拿來談判的”。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交換、誘餌、施壓、一個個小團體、一場場各懷心思的會議……桌子上擺著時尚的主題,底下卻藏著政治的籌碼

時尚風向標

不管是在哥本哈根還是撒哈拉抑或外星球,不管是政府官員或是企業CEO,如果參加多國人士聚會而不會談論氣候變化,就像是穿著秋褲參加時尚派對——換句流行用語說,你OUT啦。

毫無疑問,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政治家和企業界的時尚風向標。

這意味著世界已經朝著反思目前的經濟增長方式、關心人類長遠未來的方向上整體前進了一大步——思想的潮流已經形成,人們要么主動弄潮,要么被其裹挾。

在兩個世紀之前,對氣候變化的研究和爭論一直死死糾纏。

據說最初的開始跟法國數學家傅立葉有關。他隨拿破侖去打埃及時患上一種病,總是覺得冷,便終年裹著大衣,潛心琢磨熱如何傳遞,并在1827年首次提出溫室效應理論:大氣層就像溫室玻璃,讓太陽光線通過,同時為地球保持足夠的熱量。

此后關于人類活動如何增加溫室氣體排放,使得氣候變暖的研究一直層出不窮,但共識難以達成。

雖然公認氣候變暖是個大問題,但目前這種開始于16世紀的歐洲,在19世紀推廣到全世界的工業化與經濟增長方式是不是罪魁禍首?到底影響了幾攝氏度、將來具體應該如何控制,卻沒有一個所有人都承認的精確度量。

時尚背后的政經博弈

科學家們還在七嘴八舌,經濟和政治卻躲在煙霧后面開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