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行動
我們認為,哥本哈根會議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否把協定和 《京都議定書》的要求落到實處。發達國家整體上到2020年應在1990年水平上至少減排25%-40%。
責任編輯: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中國面臨著發展經濟、消除貧困和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多重壓力。在努力應對氣候變化的同時,中國認為,哥本哈根會議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否把《京都議定書》的要求落到實處。發達國家整體上到2020年應在1990年水平上至少減排25%-40%
中國的能源結構展望
注:1.包括地熱、煤層氣、填埋氣體、城市固體廢物和生物質 2.由于四舍五入,總和不等于100 數據來源:麥肯錫
核電、水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一起,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替代煤?,F在,煤占我國能源消耗的70%。
氣候變化是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挑戰,事關人類生存和各國發展,需要國際社會攜手努力、積極應對。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2007年,中國政府成立了由溫家寶總理任組長的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同年,中國政府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這是發展中國家第一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級方案。
■鏈接
1997年《京都議定書》要點
1997年12月1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促生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