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的形式“偽裝”
誠如古人說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可以把“財”字換為“漂亮異性”或“政治地位”,不能換的是后面四字。
責任編輯:蔡軍劍
政治并非只講利益,政策和策略是政治的生命
“寧為真小人,不做偽君子”是句老話,現在似乎更成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處世原則。在國際評論中,這表現在“揭露本質”、政治只講利益的文字到處泛濫,在一些網站國際版的標題里可以占一多半。比如,人民網最近有篇文章說,“很多人認為奧巴馬改變了美國傲慢和強硬的帝國本質,引領美國走上了外交新時代。本文認為奧巴馬的新外交并沒有改變美國的外交本質,改變的只是手段和策略。”如果將美國的外交本質定義為“維護美國的利益”,說這不會改變,只是廢話。當然不會改變,有什么可討論的?可討論的恰恰是改變了的手段和策略。
遇上有年輕同志講這種自以為眼光銳利、看透了“本質”的廢話,本人通常笑問是否獨生子女,在家幫不幫老媽做家務,去菜場買過菜沒有,見過菜場里的討價還價嗎?
買菜的說:你這菜看著這么濕,還賣這么貴。賣菜的說:大叔啊,我一早三點割了菜往城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