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土防御型”到“攻防兼備型”——中國空軍尋求戰略轉型
如果說,19世紀是海洋的世紀,20世紀是航空的世紀,那么21世紀就是空天的世紀、新型的空天一體的空軍的世紀,空軍是空天戰爭的主要力量。
責任編輯:鄧科 郭力
■編者按:
在迎來其60周年建軍紀念之際,中國空軍在關注兩個重點:一方面,他們向回看,試圖追溯空軍的精神源頭,另一方面,他們向前看,力促由防到攻的戰略大轉型。
6月2日,日本首次發布《宇宙基本計劃》,將太空開發作為國家戰略。
一個月前,首度實現海外聯合部署的美軍F-22“猛禽”隱形戰斗機和B-2“幽靈”隱形戰略轟炸機在關島進行了多次合成遠程奔襲訓練。
俄羅斯空軍總司令亞歷山大·澤林正在擔憂,俄羅斯缺乏保證國家空天防御任務的力量和手段。他指出,必須整合所有能夠對敵人空中進攻做出反應的力量和手段。
而當在空中戰場成為決定性的戰場時,當制天權、制空權和制海權共同構成未來戰爭的主動權時,當中國人擦亮眼睛審視世界軍事的變革時,或許會突然發現,發展中國家的“后發優勢”,已經不那么柳暗花明。
空軍成立60周年之際,中國空軍需要戰略的轉型,“空天”因而成為這種轉型的主題詞。
“空天勝則全勝”
“未來,空天威脅將是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空天戰場將成為國家綜合戰場的主導部分,空天國防將成為新的國防概念。它將成為陸、海、空、電、天、網一體化的權威國防中的核心部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