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業主辦房產證不用再求開發商
這項政策主要是為了保護弱勢群體而采取的辦法,但解決根源還是在政府對地產商的監管。
責任編輯:傅劍鋒 實習生 周龍鳳
■民生政策
有的開發商找借口不給業主辦房產證,而廣州的規定是業主可以繞過開發商,自辦房產證。
辦個房產證為何花十年
6月8日,廣州市天河區盈翠春庭小區的63戶住戶拿到了期盼10年的房產證。“終于重見陽光了!”一位拿到證的業主感慨。
據悉,盈翠春庭的312戶住戶將分3批領取,截止到6月底所有住戶都將拿到房產證。盈翠春庭報建于1994年,是有名的“爛尾樓”。開發商卷錢跑了,小區物業、房屋質量問題連連,直至廣州市委介入才有所解決,但業主們的房產證,因為開發商逃亡而一直難以辦成。
類似的情況并不罕見。據廣州市房地產中心介紹,僅廣州市1997年以前報建的小區,至今仍未拿到房產證的業主就有約6.1萬戶,直接涉及的居民超過20萬人。南京市近三年來辦理1983年總登記期間的歷史遺留登記案有3000余件,還有1000件無法辦理。早在2000年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就曾花大力來解決發放產權證的問題,但當時也只解決了120萬戶左右,還有大量的購房者沒有房產證。
廣州市房地產交易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和我國三次房屋建設秩序的混亂有關:一是改革開放初期至1987年,不少單位和個人見縫插針地建房。二是1989年至1999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