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高考“民族加分”疑云

重慶市屬重點南開中學尖子班的高考考生張華西給自己估分675分(裸分),但他仍然覺得自己的清華夢就要破碎了。如果同樣目標為北大清華的對手們多了這20分,他基本上也就沒戲了。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朱慧靈

重點中學74學生獲民族加分,被疑尖子生競爭新方法

重慶市屬重點南開中學尖子班的高考考生張華西給自己估分675分(裸分),但他仍然覺得自己的清華夢就要破碎了。

原因在于他的競爭對手——高考剛剛結束,他的班主任告訴大家,另一家重點中學巴蜀中學今年一共有74名考生享受了20分的最高少數民族加分,并且這74名學生大多集中在尖子班。

高考如戰場,這些尖子生之間的高手過招,“也就是幾分的區別”。張華西說。如果同樣目標為北大清華的對手們多了這20分,他基本上也就沒戲了。

高考加分政策規定,民族考生加分分為兩種情況:一類是聚居民族考生(即戶口所在地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加20分;一類是散居民族考生(即戶口所在地是非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少數民族考生,比如戶口在重慶市區里的少數民族考生),加5分。

對照此規定,位于重慶主城區的巴蜀中學2009屆考生中卻共有74名來自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學生。

“2009屆高考格局的關鍵一點”

6月9日,重慶考生家長向有關部門反映,該市巴蜀中學大量考生享受了少數民族加分政策,其中,大多集中在3個實驗班(重點班)。

根據重慶市招生辦楊副主任提供的數據,巴蜀中學一共有74名學生享受了高考少數民族加20分的政策。其中文科16名,理科58名。然而,這位負責人并沒有提供這74名加分考生的詳細信息,也沒有提供該中學因少數民族政策加5分的考生人數及名單。據說,這一數字還將有百人之多。

當天下午,針對此次高考加分風波,由重慶市紀委牽頭,包括教委、公安、信訪等部門參與的聯合調查組正式成立,他們向家長們承諾,將盡快公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