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來的緘默”能打破嗎——19歲華裔青年參選歐洲議員失利反思

6月4日至7日是歐洲議員選舉投票的日子,19歲的華裔倫敦居民張敬龍參選了,失敗了。

責任編輯:鄧科 郭力

6月4日至7日是歐洲議員選舉投票的日子,19歲的華裔倫敦居民張敬龍參選了,失敗了。

張敬龍11歲時全家移居英國。父親香港人,是個大廚,母親菲律賓人,做餐飲和護理工作,家世平凡。去年高中畢業,被多所大學錄取的他沒有立即就讀,而是選擇停學一年,到社會上走一遭。今年3月的一天,他從媒體上讀到歐洲議員的參選標準,一對照,發現自己也符合條件(為了吸引年輕人參政,歐洲議會今年特意將議員候選人的年齡門檻降到18周歲),決定參選。

歐洲議會是歐盟所有官方機構中唯一直選產生的機構,主要職能為咨詢與監督,共有736個議席,議席基本是依據人口比例及政治協商在27個成員國之間進行分配,英國分得其中的72席。

不過,一旦進入歐洲議會,議員就不再以國別為畛域,而是按照政黨集團(黨團)排列座次,意識形態或政策相近的政黨組成議會黨團,如人民黨-民主黨黨團、社會黨黨團、無黨派等,組成黨團的條件是不少于20名議員、代表不少于6個國家。

在英國,要獲得歐洲議員的候選人資格,必須繳納5000英鎊保證金。這筆錢可以自己出,也可以向公眾籌集。為此,多個華人社團發起“一人一鎊支持張敬龍參選大行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