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這一次,別人播他的新聞

《新聞聯播》節目容不得一點閃失過錯。一場直播下來,往往疲憊不堪。因此在播音員、主持人這個圈子里,身患疾病者為數眾多,心理重壓是核心原因之一

2008年6月5日,陽光明媚,作為奧運會北京地區火炬傳遞的第140棒火炬手,羅京頭纏五環發帶、身穿祥云T恤,高擎火炬,一臉笑容。此前的一段時間,公眾很難看到他的笑臉。

一年之后,2009年6月5日,罹患淋巴癌的羅京醫治無效,在307醫院逝去,終年48歲。妻子劉繼紅親自為他挑選的遺照上,羅京一如既往地莊重、嚴肅。

“不笑”是人們給他貼上的標簽,羅京因此有了“冷面小生”的外號。熟人們常替他叫屈:羅京實在不是冷冰冰的人,他平常隨和得很,不但會笑、而且經常笑,有時候還會主動給人講段笑話,講完,自己先樂上半天。一次在路上觀眾認出羅京,劈頭就問 :“羅京,你能不能笑一笑?”羅京笑了笑,然后解釋:“是攝像機、是《新聞聯播》不讓我笑。”

在去年5月的央視內部體檢中,羅京被查出身患腫瘤,并于8月份因“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住進北京腫瘤醫院。期間接受了多次化療,恢復得不錯,中途幾度出院。病中的羅京并不避諱向媒體和公眾談及自己的身體,還滿懷信心地說:“現在醫學很發達,一切都在醫生控制中,最快休息兩個月就會重返《新聞聯播》。”

這終究成了一句不可能兌現的諾言。羅京最后一次在《新聞聯播》出鏡是去年的8月31日,當時他在熒屏上已顯得消瘦而憔悴。在此之前細心的觀眾已然發現,羅京的出鏡次數呈逐月遞減的態勢——6月是7次,7月是3次,8月僅2次。8月31日那天參與直播的央視新聞中心工作人員回憶:“整個播出過程感受不到羅老師有病在身。”但一位敏感的女同事還是察覺到了不祥的征兆:下午找羅京給片子配音,從不拒絕工作的羅京第一次說了“不”。

《新聞聯播》在中國是個太特殊的節目,以至于它的片頭片尾曲、新聞排序先后的規則,甚至慣常用語,都為大多數百姓熟知。作為節目的門面,《新聞聯播》的播音員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很多老一輩觀眾心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