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核安全機制:十字路口

責任編輯:鄧科 郭力

人類社會用了大約10年,研制了第一枚原子彈,然后又用了十幾年,建立了一套核安全機制并維持了半個多世紀的和平格局。但是當一個又一個國家試圖在國際機制之外尋得發展核武器的機會時,國際社會終于發現:抑制核武器遠比制造核武器困難,而且困難得多。

“相互確保摧毀”曾被津津樂道——“核大國”中任何一個試圖發動核戰爭,則都將導致全人類的毀滅,所以誰都不會無理智到發射核武器。然而,如果真的有“不理智”的國家發射了僅有的幾枚核武器,“核大國”們該“確保摧毀”誰?如果恐怖組織發射了一枚,“核大國”們又該“確保摧毀”誰?

在朝鮮核試驗四天之后,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就2009年度會議的工作計劃草案達成一致。削減核武器、“禁產公約”談判、防止太空軍備競賽等工作組即將成立。

新的核安全形勢,要求新的核安全機制。國際核裁軍談判復蘇,標志著對核安全機制的檢討全面展開嗎?

“前衛”級核潛艇,是英國核戰略的重要基點 資料圖

核裁軍談判:“各說各的,然后就散了”

從2000年開始,龐則民每年都到日內瓦,參加“旨在促成在有效國際監督下的全面徹底裁軍”的裁軍談判會議。

不過龐則民總覺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