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讀 時時走

在主持讀報節目當初,遭到不少批評和責罵。但為了生計,也為了一點讀書人的臉面和尊嚴,只能以“小車不倒只管推,死豬不怕開水燙”繼續硬撐下去。

范以錦Q

楊錦麟A

在主持讀報節目當初,遭到不少批評和責罵。但為了生計,也為了一點讀書人的臉面和尊嚴,只能繼續硬撐下去

Q:“有報天天讀”是鳳凰衛視也是楊的品牌,現在為什么不專一了?

A:你提出了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

首先感謝你對鳳凰衛視7年前推出的“有報天天讀”欄目的肯定和賞識。這個節目,經過鳳凰同事們多年的努力打造和經營,被外界視為是鳳凰衛視節目的一個品牌。我能參與主持這個節目,既是一次個人學習和增值的機會,同時也是借助這個平臺,與鳳凰觀眾一起分享的可遇不可求。這7年一路走來,很辛苦很累,說真話,收入也不一定像外界所想的那樣豐厚,但回頭看來,值得!因為分享本身,就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從一而終,固然也是對某個品牌欄目的基本要求,但鳳凰管理層的意見是,節目必須不斷創新,勇于嘗試,才有可能推陳出新,在日趨激烈的電視媒體競爭狀態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這話,我信,也不懷疑其觀點立論的權威性,但對于觸電時間不足8年的我,偶爾不免也會將信將疑。

我給自己在鳳凰衛視的定位是:新聞從業人員,也就是打一份工,打工仔必須嚴格按照合約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只要不違背合約的規定和行業的游戲規則,一般情況下,打工仔只能服從管理層的要求,他讓你做新的節目嘗試,你也覺得力所能及,那就欣然接受,全力以赴,把它做好。你所憂心的不專一,也許正是電子媒體的常態,必要的時候,對有些節目或者你主持的欄目進行微調,據說就是這么回事。

需要補充的是,其實我也蠻喜歡一些刺激和挑戰,比如說,轉換不同的跑道,進行不一樣的嘗試。鳳凰很多節目的創意和設計,多半出自劉長樂先生,甚至連節目的名稱也多半是他親自定的,“有報天天讀”如是,“走讀大中華”亦如是。這一次新節目的嘗試,和以前的“周刊點點評”、“世界論中國”最不一樣的是,這兩個節目,都是在承接廣告之后,才急忙提槍上陣的,但這一次“走讀大中華”,卻是在毫無廣告商青睞的情況之下,毅然決然推出的,這說明鳳凰管理層,對我還有創匯的潛能仍然寄予厚望。與此同時,我也接受鳳凰衛視一位優秀的中層管理人員的說法,他強調指出,“有報天天讀”可以說是“讀萬卷書”,而目前我正在努力嘗試和探索的另一個欄目“走讀大中華”則是“行萬里路”。他很認真地對我說,我也很認真地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