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外商投資房地產松綁?——關于一個政策的傳言及對樓市的影響

外資的比例不大,是不是因為一直戴著緊箍,一旦拿下來,對房價的影響將難以預測?而且,如果比例不大,三年前為什么要給戴緊箍?

責任編輯:鄧瑾 吳傳震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一則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稱,商務部為了促使外商在華投資止跌回升,正在考慮放寬外商投資中國房地產的 “限外令”。果真松綁的話,中國樓市有吹大資產泡沫的風險。不過商務部稱,對松綁“限外令”的解讀“存在出入”。

上周日,一則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再次彈撥著人們對房價的那根敏感神經。

6月21日,《華夏時報》稱,在中國吸引外資已經連續7個月負增長的大背景下,商務部已向國務院提交了一份如何穩定外商在華投資的42條意見書。其中一條建議是,商務部聯合外管局,對外商投資房地產企業外匯登記手續進行簡化和適當放寬。

《華夏時報》將之解讀為外商投資房地產業的“松綁”,并做成大大的標題。

第二天,網絡和平面媒體大面積轉載,標題被做得更“大”——《解除限外令》,路透社也作了摘錄。

3年前,正值樓市開始瘋狂之際,六部委聯合出臺131號文,對外資進入房地產項目開發和購買房產都作了諸多限制和規定,被業內稱為“限外令”之起點,隨后又有一系列限制跟上。如果3年后果真松綁,有的人擔心FDI(外商直接投資)或將重新大規模進軍中國樓市,有的人則擔心熱錢借此涌入,結果都一樣:房價高企,吹大中國的資產泡沫。

連月來中國樓市的乍然回暖,已經讓購房者恐慌,讓開發商驚奇,讓輿論喧鬧。就在大多數人都難以看清政策走向和市場趨勢之際,這樣一個似是而非的政策傳言又攪亂了人們的神經。

房地產業內人士傾向于相信這個傳言,“至少不是無中生有,變數只在于會不會批。”

因為他們相信,外商在房地產業的投資在FDI中占據了不小的比例,成為重要調整項目也不足為奇。比如2007年,這一比例高達四分之一,當年的FDI增量有90億美元左右,幾乎都是房地產投資貢獻的。

然而,商務部卻不認同這種解讀,并開始了被動澄清——挨個向找上門來的記者解釋。

南方周末記者的電話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