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肖耿:工資要漲,通脹要來
房地產市場知道中國的收入一定會漲,但是我們的收入漲得太慢了。收入要增長快就是工資要增長快,工資增長快就不可能不出現通貨膨脹。
我不是要鼓吹通貨膨脹,而是要面對現實經濟中必然要出現的通貨膨脹。
人民幣跟美元保持穩定,中美之間是有可能協調貨幣政策的,條件是通過通脹調整實際匯率,相對美元升值。
南方周末:中美在利率問題上能協調嗎?
肖耿:中國和美國在沒有金融危機的前提下,中國的通脹率本來就應該高于美國。因為中國是在勞動生產率迅速增加的階段,中國人的工資才會不斷增長,這時候的通脹率應該會比美國高。歷史上有很多國家的經驗證明了這一點。日本在60、70、80年代基本上通脹率高于美國2-3%。香港在 90-98年,通脹率接近8-10%。
基于這一點,中國實際上可以維持比美國更高的通脹率。如果美國是采取通脹來消化債務的話,我們完全可以超過它,因為我們的工資可以不斷增長。中國的中產階級生活水平和美國的中產階級差距并不很大,但是貨幣收入要低很多。就說,當你的實際生活水平在接近的時候,你的貨幣收入水平也應該接近。
肖耿,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
接近的唯一的兩個辦法,一個是通貨膨脹,還有就是人民幣升值。假設人民幣不升值,就可以通脹使得中國老百姓的貨幣收入逐漸趕上美國。中國老百姓的實際生活水平每天都在趕上美國,但是我們的貨幣收入非常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中國的工資增長速度太慢,這個原因是中國到現在為止還存在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在這種情況下,最低的收入階層的工資沒法漲。一旦農村的勞動力都進入城市以后,在一定時間內會出現一個轉折點,就是工資會迅速增加。
因為實現了全員就業后,再要發展就必須到別的單位去挖人,就必須漲工資,就會使得全社會的工資很快上漲,通脹就會出現。
中國的通脹在金融危機之前就已經處于邊緣。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基本上全部進入就業市場了。如果去農村看,16-35歲之間的人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