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聲”:央廣新聞提速
在“中國之聲”改版前后,《人民日報》招募大批80后記者,啟用或許是該報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新聞評論部主任。新華社成立音視頻部,并且成為開心網的第一個機構用戶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朱曉佳 陳 晨
央視新聞頻道醞釀中的改革,引起全國猜測。6月10日,央視新聞頻道到全力提速的“中國之聲”座談。6月18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牽頭成立中國廣播聯盟,首批成員臺132家,占中國現有電臺總數的二分之一。
短短六個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業界引起矚目。
在此之前,在全國二十個中心城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收聽率基本都被地方電臺甩在前五名之外。
現在,在北京等大城市,中央臺的收聽率從前五之外上升到第三位,早高峰黃金時段甚至躥升到第一位。
這種變化,是中央臺新聞頻率“中國之聲”的改版帶來的。
6月29日早高峰,李超駕車上班。車載收音機里新聞的播報速度跟馬路上的車速形成鮮明對比。武漢經濟適用房6連號;北京清查出40套小產權房;第一架國內總裝的空客A320在天津下線,空客全球市場不樂觀,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卻從幾年前的 16%上升到 40%……
33歲的李超,正是新版“中國之聲”想極力吸引的主流聽眾。2009年1月1日“中國之聲”改版之后,35歲到54歲的聽眾增長了300%,之前,“中國之聲”的鐵桿聽眾集中在60歲以上。
業內觀察人士認為,央廣提速并不偶然。在“中國之聲”改版前后,《人民日報》招募大批80后記者,啟用或許是該報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新聞評論部主任。新華社成立音視頻部,并且成為開心網的第一個機構用戶,在這個新新人類密布的社交池塘打撈“新華電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